丈夫柴生芳去世已经一个多月,但祁雪莉只要一闭上眼睛,脑海里便全是丈夫的模样。
祁雪莉哽咽着说:“以前,他每天都会给我打一两个电话,现在再也听不到他声音了。”
8月15日凌晨,担任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县长仅8个月的柴生芳,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不幸去世,年仅45岁。8月26日,他被追授为“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与柴县长接触比较多,对他重视、支持法治建设的一事一情、一言一行、一点一滴记忆犹新。”临洮县法院院长司宏谱说。
一事一情,无不反映他重视法治
近年来,国家着力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2013年临洮县法院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人民陪审员增加到了56名,年均参与审理案件400多件,参审率达70%以上。
但由于临洮县是国家扶贫县,财政经费有限,没有将人民陪审员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法院只能象征性给人民陪审员发点补助,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陪审员的工作积极性。
柴生芳担任县长以后,到法院调研知悉了这个情况,他说:“就是政府勒着裤腰带过日子,也要把人民陪审员的工作经费解决了。”
人民陪审员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解决了困扰法院多年的一大难题。临洮县法院办公室主任赵文军说:“将陪审员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这在全定西市还是首家。”
和大多数法院一样,近年来,临洮县法院也出现了案多人少的困扰。对此,县法院专题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汇报,并恳请由县上聘用一些书记员、司法警察,以解燃眉之急。柴生芳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协调为县法院聘用书记员10名、司法警察7名,缓解了法院办案压力,提高了办案效率。
一言一行,无不折射他崇尚法治
作为一县之长,柴生芳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始终遵循依法治理、依法执政、依法管理的理念。
临洮县政府法制办主任颉柏祥说:“柴县长担任常务副县长期间,分管政府法制工作,不仅带头坚持依法行政,还要求务必抓好全县的依法行政工作。”
颉柏祥介绍,柴生芳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对于每次的会前学法,他都根据具体的学法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意见和建议。
“凡提交政府常务会的有关议题,柴县长一定要求法制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审查的,一律不予审议。”颉柏祥说,在讨论有关重大决策,有不清楚的地方时,他都要征询法制部门的意见。
2014年5月的一天,柴生芳主持会议讨论太石水城项目的相关协议,为确保合同内容可行且不违法,曾邀请各法律部门人员等参与讨论,县法院副院长余志燕参加了会议。“当时他一条一条进行讨论,并不时询问法律工作者的意见,有表述不合适、不清楚的地方都及时作了修改。”余志燕说。
一点一滴,无不体现他法治情怀
柴生芳作为曾经的高考文科状元、北大学子、留洋博士,可谓学富五车。但他依然对学习如饥似渴,在他的床头前总摆放着一些法律书籍,以备工作之余翻看。
2013年,他参加清华大学法学院组织培训的政府法制干部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提升高级培训班,8天时间写满了一整本笔记。
柴生芳长年有做笔记的习惯,他的第29本工作日志,定格在今年8月14日。今年7月18日,在参加甘肃省委新任省管干部廉政谈话会时,柴生芳在他的第28本工作日志中写道:“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当干部要先有德才有威”……
近几年,由于城市建设拆迁任务很重,临洮县引发了部分群众上访问题。
“必须将老百姓反映的事一件件梳理清楚,依照法律、按照政策解决到位,给群众一个明确说法。”临洮县信访局局长张成华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这是他第一次给柴生芳汇报信访工作时得到的答复。
在接访一个涉法涉诉信访人时,信访人说法院判决有错误,上访要求法院改判。听了信访人的诉求后,柴生芳答复说:“对于法院的判决是否有误,上级法院最有发言权。我们不能干预司法,要充分尊重法院判决,维护司法权威。你觉得有误应依据法律程序依法进行。但对于你所反映的家庭生活困难,我们会进行调查核实,如你所说,政府会依政策办理。”
“我们要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对于属于法律的归法律,属于信访的归信访。我们决不能大包大揽,干扰司法办案。”一次接访后,柴生芳对张成华说。
针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处理,柴生芳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说:“对于群众的困难要帮扶到位,对于不合理诉求和思想认识要教育到位,对于群众的合法诉求要引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到位,对于违法行为要依法处理到位,争取使信访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让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记者 周文馨 赵志锋)
·甘肃: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甘肃子午岭林检察院:敲响节前“廉洁警钟”
·[视频]甘肃开展百日行动就地消除交通隐患
·甘肃:建设执行指挥中心 健全执行联动机制
·甘肃陇南武都法院召开2014年人民陪审员工作会议
·甘肃兰州市检察院多举措推进两个责任落实
·甘肃兰州市检察院多举措推进两个责任落实
·甘肃: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不得长时间租用宾馆酒店房间
·甘肃“五项制度”深化执法管理体制改革
·甘肃检察:“九项规定”严防冤假错案
·甘肃执法检查“回头看”整改问题11万余个
·山西、甘肃两副厅级干部被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