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晚,轮到我在派出所值班。这几天由于受台风“麦德姆”的影响,气温下降了好几摄氏度,虽然进入中伏天,却没有前些天暑热难耐的感觉,只是空气中仍然弥漫着潮湿、闷热的气息。
多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我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值班时神经时刻紧绷着,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接到什么样的警情。所以,每当轮到我值班,我总是保持高度警惕。这不,这一晚我就接了9起警情。
时针指向19时08分,我接到第一个报警电话:“雕塑公园门口有人晕倒。”我抓起车钥匙,一边招呼同事“快,出警去”,一边向警车跑去。不到5分钟,我们就到达了现场。只见一辆电瓶车倒在路边,一位老汉摔倒在地,嘴里呻吟着,附近没有别人及车辆。我刚靠近老汉,一股酒味扑鼻而来。再仔细检查发现,老汉腿部被擦破,鲜血直流。老汉神志不清,对我的问话也没有反应。
是车祸,还是自己醉酒摔倒的?我在大脑里迅速进行分析判断。但不管怎样,救人是第一位的。我赶紧拨打120,很快急救车到了,我和医务人员一起把老汉抬上急救车,并随车来到医院。
经过救治,半小时后,老汉清醒过来。经过询问得知,老汉确是醉酒后自己摔倒的。老汉告诉我他儿子的手机号码,没想到老汉的儿子接到我的电话,一听缘由就撂下一句:“他经常这样,我管不了!”随后挂断了电话。
儿子不管父亲,老汉怎么安置?我再次拨通对方电话,一番苦口婆心开导加上“善待老人是儿女本分”的道理,对方才答应到医院来接父亲。等了足足一个小时,老汉的儿子才来到医院。看着儿子把父亲接回家,我的心也放了下来。
返回派出所的路上,我的手机响了起来。原来是水岸新城居民赵师傅打来的救助电话:“张警官,4楼的刘奶奶家房门打不开了,麻烦你来看一看。”“好的,我马上到。”收起手机,我来不及喝口水,立马调转车头,朝水岸新城社区驶去。
来到刘奶奶家门外,看见赵师傅正等着我。刘奶奶的儿女在外地工作,刘奶奶和老伴生活,当晚老伴到亲戚家去了,独自在家的老太太不知为什么房门打不开了,急得直敲门,惊动了邻居赵师傅,赵师傅便按照“警民联系卡”上信息给我打了电话。我当即联系开锁公司,不一会儿,开锁师傅到了现场,只拨弄了几下,房门打开了。老太太激动地连声向我道谢:“我的儿女不在身边,警察就是我的亲人啊。”
然而,新的问题来了——开锁需要50元费用,老太太却说要等老伴回家再付。眼看双方要为这事闹起纷争,我二话未说,掏出50元钱付给了开锁师傅。
刚回到派出所,值班电话又响了起来,听筒那边传来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转警:“卜家店社区一户居民家停水了,你们去看一看……”
处理完这件警情,又来了新警情,就这样,一夜之间我马不停蹄地出了9次警,最后一次回来时,天已经大亮,而我和伙伴被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口述: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城东新区派出所民警 张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