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西藏

刘志刚:不到两年查50余起贪渎案

2014-09-24 08:39: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山南检察分院检察长刘志刚高原反腐打出声威

    不到两年查50余起贪渎案

    “现在去山南,红包送不出去了。”一位在西藏做工程的老板感叹道。

    原为援藏干部,后来调藏工作,上任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人民检察分院检察长后,不断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连续扳倒几名处级干部。刘志刚的这些大手笔,令山南不少官员提到他都会倒吸一口凉气。

    “对待工作他几乎是在玩命。”山南地区检察分院检察官边巴扎西这样评价刘志刚。2012年10月调入山南地区检察分院至今,刘志刚没有休过一次假,不到两年查处了50余起贪腐渎职案件,办案量连续两年跃居全区第一,在雅砻大地刮起一股廉政风暴。

    今年以来,在刘志刚的直接领导下,山南地区检察分院运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配合”的侦查一体化机制,突破一批大要案,共办理贪污贿赂案件34件36人,查办包括山南地区商务局原局长和隆子县原副县长在内的两起县处级大案。这一数据是山南地区检察机关前5年自侦案件的总和,占全区自侦案件的70%。

    成立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指挥中心,以援藏干部为骨干,成立4个办案组,选派县院业务骨干到分院“包案上挂”。刘志刚创立的山南办案模式,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区推广。

    刚到山南时,检察分院设施陈旧,装备落后。刘志刚多次通过个人渠道,统筹部分援藏资金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300余万元,为山南检察分院添置办案设施,建起西藏第一个集指挥中心、询问、讯问、监控、医务室为一体的标准化办案工作区,实现看审分离、审录分离、办案区隔离,从“传统型办案”走向“科技型办案”。

    查办职务犯罪刘志刚毫不手软,指导办理各类渎职案件时,他又展现出“柔”与“温”的一面。

    “培养一名干部不易,我们要做的不是干部出问题时才站出来,而是要帮助更多干部不犯错误。”刘志刚说。

    为更好地预防职务犯罪,刘志刚在有限的办公区划出160余平方米的地方,建成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将警示案例、模范表率、信息化技术等元素融入其中。2013年以来,通过以案说法、送法上门、教育警示等多种形式,山南地区各县和20多个部门登门接受教育,受教育群众达5000余人次。

    刘志刚常说“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湖南、湖北、安徽是对口援助山南的3个省,刚到山南不久,刘志刚做了一件让整个院感到“地震”的事——低派高请,把8个核心业务处室的“一把手”外派到援助机关当副职,跟随援助机关的处长学习;把援助机关的副处长或业务专家请进来当处室“一把手”,给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和空间。

    多阿是山南地区扎囊县人民检察院一名普通反贪干警。2013年,多阿被派到安徽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2013年10月,多阿回到扎囊县检察院竞争上岗当上反贪局长。今年,多阿又被抽调到山南检察分院反贪局工作。

    30多岁的魏晓勇也是刘志刚“新政”的受益人。2013年,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处长段学广来到山南检察分院挂职反贪局局长,魏晓勇当时是反贪局侦查科长,从侦查到审讯到写案卷,跟随段学广学了半年。“把外面的高手请进来,目的就是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培养自己的青年人才。”刘志刚说,分院党组考虑到魏晓勇进步快,今年年初,破格提拔他为反贪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选择留在西藏后悔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志刚回答得很坚定,“相比我的家乡河北,西藏更需要人才,我能给这里的人们更多实在的帮助。”(记者 廖卫华)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