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榆次不拘一格培训社矫人员
“让他们产生对法律的敬畏心理”
“虽然3天时间很短,但教官的言谈举止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课上的学习让我懂得了什么是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以后我会努力的,决不会再犯那些低级错误!”近日,在榆次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心,已经两次参加培训的修文镇社区矫正人员小张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作为山西省首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单位,2007年4月以来,榆次区进行了积极探索。”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邢如彪告诉记者:“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办法亟待完善。比如,《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但很多时候都是简单地集中起来学习一天,效果到底怎么样,谁也不清楚。”
为了促使矫正人员从思想上发生转变,2013年6月26日,榆次区成立了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教育中心,利用每年4月到9月,分批对全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3天集中管理、集中教育、集中劳动。截至目前,已经累计达13期390人次。
“作为一个公民,无论是在这个教室,还是进入社会,都要时刻谨记遵守法律……”宣告培训室讲台上,司法局工作人员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公民意识的内涵。
讲台下,参加培训的学员用笔飞快地记录着。“培训结束后,这些笔记将被收起来评比打分。”榆次区司法局局长任玉杰向记者介绍说,培训开始前全体受训人员会集中宣告、签署保证书,培训内容除了法律基本常识外还包括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片,有时会根据培训主体的不同适当调整,“通过这些仪式和内容,让他们产生对法律的敬畏心理”。
邢如彪告诉记者,中心现有条件一次可培训30人,培训全过程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实行班长负责制,每批参训人员到来后都会明确报告报到、时间作息等多项制度。“我们要通过一点一滴逐渐规范行为,促使习惯养成,进而影响学员的心理。”培训结束后,中心会评选出优秀学员给予加分奖励,并记入司法所社区矫正档案,作为日后减刑依据。
“培训中,我们要求教官要与社区矫正人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娱乐、同劳动,利用空余时间与每名社区矫正人员单独谈心,尽量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尊重。”任玉杰告诉记者。
“教育中心融教育、管理于一体,贯穿人文关怀、心灵感悟一条主线,促进了对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促进了服刑人员的思想转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晋中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苗伟这样评价。(记者 马岳君 王志堂)
·山西长治检察院推行办案全程电子化
·山西天镇检察院专题教育引入“三个强化”
·山西太原市中院推出人民陪审员参审减刑案件的新举措
·山西启动打击文物犯罪活动
·山西、甘肃两副厅级干部被立案侦查
·山西大同市原副市长靳瑞林涉嫌受贿犯罪被立案侦查
·山西大同市原副市长靳瑞林涉嫌受贿犯罪被立案侦查
·山西运城交警:“护学行动”持续20年
·山西上半年社区矫正重新犯罪率为0.015%
·山西晋中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道
·山西山阴交警培训农村协管员加强农村交通安全
·山西太原市戒毒所戒治工作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