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追记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原主任王奇

2014-09-19 08:52: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2013年11月17日晚,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奇在连续5天的高强度手术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一进家门,剧烈的头痛让他瞬间失去意识,晕倒在家门口。从昏迷中醒来后,他嘱咐前来探望的同科室医生:“明天手术可能做不了了,你去把明天的手术停了吧。”不曾想,这竟是王奇留下的最后嘱托。2013年12月1日清晨,王奇因脑出血经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9岁。

    当记者踏入武警总医院,尝试着去了解王奇短暂而精彩的人生时,发现这里处处都有王奇的影子。他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是“医生”王奇、“恩人”王奇、“病人”王奇。

    “医生”王奇:手术量从13台升至600台

    1985年,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专科毕业的王奇,作为山东省首届医学类专升本学生,从10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考入潍坊医学院。他的同班同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教授高伟峰,对“记忆力特别好、又非常勤奋”的王奇印象深刻。

    “他一门心思想当大夫。学校生活基本就是教室、图书馆、寝室三点一线。记得大学毕业那年他准备考心脏外科的研究生,他整天捧个收音机学习英语。”高伟峰说。

    怀着对医生职业的向往和对治愈患者的渴求,王奇考取了时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鞠名达的硕士生,而后又成为解放军301医院的博士生。

    2004年10月,武警部队心脏病研究所在武警总医院成立,心血管外科急需学科带头人。王奇几经思索,只身来到武警总医院,他曾说:“一张白纸才能绘出最美的图画。”当时,武警总医院心外科只有一名医生、一名技师、一台用了15年的体外循环机,2003年全年仅有13台手术。虽然“一穷二白”,王奇却踌躇满志,凭借精湛的医术与良好的口碑,让科室在名医名家云集的北京站稳了脚跟。

    12岁的琳琳,患有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共同动脉干,手术风险高、难度大。2006年夏天,琳琳一家人找到王奇时,琳琳的病情已经非常危重。有同事为王奇担心,怕万一手术不成功砸了刚建立起来的招牌,王奇却决定为琳琳做手术。他精心准备手术方案,顺利完成整个手术。面对琳琳术后突发的肾功能不全情况,王奇坚持吃住在病房,经过7天7夜的监测,琳琳终于转危为安。

    经过9年的苦心经营,王奇和他的团队从零起步一路走来,使近几年武警总医院的心外科手术量稳定在每年600台左右。他带领的科室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武警部队后勤部先进党支部、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他多次荣获军队医疗成果奖和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荣立二等功1次,还被上级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学习成才先进个人。

    “恩人”王奇: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开展“扶贫救心”活动

    “他求学期间曾遇到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因为家里没钱看病,只能放弃治疗。所以他一直有帮助类似儿童的意愿。”王奇的博士生同学、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修波说。

    借助科室带头人的身份,王奇经过多次奔波和协商,2005年7月,武警总医院与中国红十字总会联合启动了“扶贫救心”活动;2011年4月,武警总医院又与中华慈善总会共同发起“为了我们的孩子——千名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救助行动”。

    青海、西藏、新疆地区因高海拔、缺氧等因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因病返贫。治愈一个孩子,就拯救一个少数民族家庭,王奇作为活动主要负责人之一,他深知这个担子的分量。他常常告诫同事:“医院交给我们的这个担子,一头挑的是救死扶伤,一头挑的是民族团结,可不能马虎大意。”

    “扶贫救心”活动开展8年来,王奇和他的团队先后赴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累计行程10万余公里,筛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万余例,开展手术2000余例,抢救危重病人300余人。

    “病人”王奇:腿上的护膝换了又换

    在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薛炎的印象中,王奇有着各式各样的护膝。

    “由于常年主刀外科手术,长久站立让王奇的膝关节有积水。按照医嘱,他不能久站,但对于他来说很不现实。科室每天两三台手术很正常,一台手术最快也要两小时,最长的一次从上午8时一直到晚上6时才结束,王主任也就一直站着。”薛炎回忆说。

    虽然身为医生,但王奇也是一名“病号”。日夜操劳使未满50岁的王奇双鬓斑白,高血压、颈椎病、支气管炎和关节炎等都“找上了门”。

    “我们科室有48张床,经常会有加床的情况。王主任对于每名患者的基本情况都记得很清楚。病人从哪里来、病情是什么、治疗方法等他都了如指掌。”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马浩对记者说。

    多年来王奇把心思都扑在手术台上,让他对家人有不少亏欠。一次,王奇到内蒙古义诊,临行前妻子唐英华突发消化道出血。王奇手握车票进退两难,同事劝他这次就不要去了,但最终王奇还是把妻子托付给其他医生,满怀愧疚地踏上征程。

    唐英华理解自己的丈夫,只是仍深感遗憾:“我们结婚时什么都没有,王奇说等他闲下来一定带我补拍婚纱照。可是我等着,他却走了……”说到这儿,唐英华泪流满面。

    王奇的儿子王小可在父亲走后写了首追忆诗:“别人看重你的名望,我却在意你的笑貌;别人留恋你医术高超,我却不舍你曾将我拥抱;别人惋惜你无法再次拿起手术刀,我却哭泣,为的是你无法再见到你最爱的阳光;我记不住你的光鲜,只忘不掉你的疲劳;我记不住你的伟大,只忘不掉你的一举一动;我记不住你对患者的关心,只忘不掉你的舐犊情深……”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河南:典型感人事迹民警备受鼓舞
·河南政法系统涌现助人为乐救人危难感人事迹
·全省政法系统频频涌现干警助人为乐救人危难感人事迹
·感人事迹诠释执法为民本色
·福建三明教导员吴发诏感人事迹
·[视频]最高法:微电影展示乡村法官感人事迹

·[视频]最高法:微电影展示乡村法官感人事迹
·湖南民警张萍感人事迹引起强烈反响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五位英模讲述感人事迹
·用大爱书写边疆情怀——援疆干部感人事迹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