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公证公信力高不高群众说了算

2014-09-17 09:19:2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的张先生最近正心情很好地忙着装修新房子,新房子位于当地一线楼盘。但不久前的他却遭遇了一场空前劫难,差点与这新房子失之交臂,钱房两空。

    上虞区公证处协助市政府成功处置,帮助开发该楼盘的房产公司理清了交错复杂的“一房多卖”“又抵又卖”,通过合理处理资产清偿了8亿元负债,更站在民生立场保护了购房者、农民工等的利益。

    与张先生有着相同遭遇的还有150多户家庭,此事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反响,而事件结果让当地人对公证处直竖大拇指:“公证是维护我们老百姓利益的好制度!”这成了当地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公证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息息相关,每一件公证都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公证公信教育和公信力建设,着力提升公证执业水平,强化公证质量建设,‘练好内功’,并通过各项服务举措‘外化于行’,真正让老百姓在每一个公证案例中感受到公证公信力。”浙江省公证协会会长陈志忠对《法制日报》记者表示。

    今年4月,浙江省司法厅印发《关于在全省公证行业开展公证质量建设年活动的通知》,组织各地管理部门、公证处、公证人员紧紧围绕公证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切实查摆问题、整改落实,并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验收。省厅将每年一次的全省公证质量检查活动作为抓手,认真检查,点名通报,还组织督察活动“回头看”,持续推进公证质量建设。

    全国公证行业开展“让人民群众能感知的公信力”实践活动以来,浙江省公证行业练好“内功”,更加注重公证公信力的“外化于行”,努力让老百姓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

    目前,浙江大部分公证处建有宽敞明亮的办证大厅,与“硬件”相配套的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行风评议制、便民举措、法律援助等服务“软件”也在不断提升水平。同时,各地还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举措,提高公证人员服务群众的自觉性。

    在杭州市国立公证处,申办公证的当事人都会拿到一张评议表,可以针对公证人员的服务质量、水平、态度等,以“背对背”的形式,在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选项里打勾。“评议结果我们都将运用到评优、奖惩等各项考核中。”国立公证处主任葛建强说。

    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不光在城区,根据浙江省司法厅《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全省公证行业结合实际,以半小时交通圈为标准,分类优化便民服务举措。

    在半小时交通圈内的,以把公证办理的前置服务送进农村为主要目标;在半小时交通圈外的,根据需要辅之以定点、定时巡回办证的方式,将公证服务向基层农村延伸,让农村群众也能近距离感知“公证的温度”。

    在城镇则借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网络申请、网上办理平台,一些符合条件的公证业务让有需求的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及时便捷的公证服务。

    临安地处浙西山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一天,临安市公证处接到81岁老人徐正香咨询农村房屋继承公证的电话。老人一家住在边远农村,到她家要先开90分钟车,再步行30分钟。公证员第二天就上门受理并核实取证,及时将公证书送到老人手上。临安市公证处主任陶靖介绍说,在常规服务农村举措之外,该处结合实际制定了分片联系和上门办证制度,由公证员“分片包干”每一个农村,满足偏远地区群众的办证需求。他自己每星期至少下乡服务一次,吃住在农家,把方便留给农民兄弟。

    正是以这样的务实作风,浙江省公证行业把“公证公信力高不高,人民群众说了算”作为自觉和准则,以强化公证质量建设为核心,以落实服务群众举措为要求,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对公证工作的满意度,着力提升公证工作服务保障民生的成效。(记者 刘子阳)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巡视员丁勇被立案侦查
·浙江省调整森林公安机构设置
·浙江省检察机关“系统总动员”
·浙江省加强刑事法律援助
·浙江省百场公安微电影下基层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侧记
·浙江省首个公民警校即将开课

·浙江省首个公民警校即将开课
·浙江绍兴支队获评浙江省“拥政爱民模范单位”
·浙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向省属国企领导宣讲职务犯罪预防
·浙江:《浙江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工作规定》9月1日起实施
·浙江省查处两名副厅级干部
·浙江省岱山县法院:做好庭审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