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细心呵护“审判产品”
——江苏淮安清浦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工作纪实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人民法院将强化司法公信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精心打造、细心呵护每一件“审判产品”,用公平公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尊重,连续4年目标考核在淮安全市领先,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省优秀法院、集体一等功等集体表彰30多项。
重管理:用规范维护公正
清浦法院自2008年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以来,盯住立案、送达、庭审和执行每一个环节,按照“两点一线”审判管理模式,以审理期限、卷宗评审归档为重点,对审限延长实行部门负责人、审管办、分管副院长、院长四级审查。2013年,一名法官到审管办报结案,被发现该案涉及司法鉴定,因流转环节造成审限填报随意,存在 “隐形”审限。
群众最直观感受公正的是庭审。每月,该院干警都会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由值月院领导对庭审规范化、司法作风等进行检查通报,并在每月初的升旗仪式上公开点评,直接点名到人,通报纳入年终考核。
该院出台《“三比三看”考核办法》,结合庭审效果、制度执行、审判绩效实行奖惩兑现。今年上半年,该院共对2013年的13件发改案件进行了评定,5件为不合格,8件为基本合格,对承办人员及相关责任人将实行当年评先晋职“一票否决”。
重科技:用公开促进公正
今年8月26日,在清浦法院大门旁一块硕大的显示屏上,突然出现了一起涉黑案件的庭审直播,过路的市民纷纷驻足观看。
“是在播放法制教育片吗?”当被告知是庭审现场的直播,大家才恍然大悟,并啧啧称赞:“不用进法院,也能看到法官审案子了,真好啊!”
今年4月,该院投入40万余元在户外安装了一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全彩LED屏,并配备扩声系统,用于发布开庭公告和法院近期重要活动、直播案件庭审、播放视频宣传资料等。
庭审结束后,人民陪审员感叹:“法庭内座位有限,旁听人数有限,有了这样一台大屏幕,等于是扩宽了法院公开的广度和宽度,方便群众更好地监督审判工作。”
作为江苏全省法院首批信息化促进司法规范化示范法院和司法公开示范法院,该院陆续投入百余万元对所有法庭“三同步”进行改造升级,在所有会议室装备远程庭审观摩系统,配置触摸屏案件查询系统、LED电子公告屏、安检门、X光包裹检查仪。案件流程实现网上全监控,立案、审判、执行的各环节在网络系统中完整记录。延长、中断或中止审限,其原由及审批意见在网络系统中详实记载,实现审判流程的自动化管理。利用科技法庭的网络庭审直播、证据展示、庭审全程录像等功能,将庭审录像存入电子档案,定期组织考核,将审判工作纳入信息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重实践:用素质保障公信
清浦法院现有干警87人,其中35岁以下的40人,年轻人占据了“半壁江山”,帮助年轻干警提升司法实践能力成为该院一项重要工作。
今年6月17日,在该院科技法庭内,一起“挂牌”已超12个月的疑难复杂商事案件开庭审理时,律师发现审判长由院长担任,旁听席坐满了年轻法官。
今年年初开始,该院将院、庭长编入审判团队,通过这些资深法官们开观摩庭,化解了年轻法官不愿、不敢或不会办难案的问题,也发现、解决了合议庭存在的问题。该院还给院、庭长下了“硬指标”,带着年轻法官组织合议庭,每位院领导年办案不低于12件,每位庭长年办案不低于该部门人均结案数的40%,手把手帮助年轻法官更好地提高解决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的能力。
为加快年轻干警的成长,该院安排初任法官一律到人民调解室学习锻炼半年,重点学习人民调解员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并鼓励年轻干警参加更高学历学习。以庭审驾驭能力、提升审判绩效等为题,举办青年法官论坛。提出目标任务,要求年轻干警积极参与理论调研。建立年轻干警晋升差额选拔机制,激励年轻干警勤勉敬业,近两年已选拔10名年轻干警走上中层干部岗位。(陈敏婕)
·江苏检察:“一把手”带头办大案难案新案
·江苏高院:建立工商信息点对点协助查控平台
·江苏常熟:行贿罪档案查询纳入干部选拔程序
·江苏江阴检察院:开展法制帮教活动
·江苏泰州出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十项措施
·江苏连云港院庭长8个月主审案件5138件
·江苏连云港院庭长8个月主审案件5138件
·[视频]江苏南京:实体虚拟为民服务中心亮相
·江苏南京:思想政治工作紧贴青奥安保实战
·江苏南京六合排查校车安全隐患
·江苏推行边检办证告知制度
·江苏:全面深化检务公开举措扎实成效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