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早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如今遇上邻里纠纷、小孩打架、吃饭不给钱、交通事故引发推搡等案件,群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报警求助。但有时一起小纠纷就要处理一两天,一个小矛盾就要占用两名警力,甚至引起信访,民警无故成为矛头所向,从“公家”(第三方)变成“冤家”( 当事人)。这是基层派出所普遍面临的状况。
如何让民警从非警务警情中剥离出来,又能够提高化解矛盾效率,得到案件双方当事人首肯?南安市公安局创新提出破解之策——律师联调机制,即派出所和周边律师事务所联合,由当事人自主选择律师,对矛盾纠纷、交通事故和符合调解条件的治安案件进行联合调解。鉴于律师的“第三人”公信力和法律专业优势,案件当事双方最信任自身利益的“代言人”,使得繁杂的非警务性警情在最短时间内得以高效解决,解放警力成为可能。
今年5月25日,3名幼童在南安市水头镇西锦村一水池边游玩,4岁女童梁某与同龄男童陈某推扯玩耍,导致梁某不慎掉入水池身亡。案发后,南安水头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开展调查,发现陈某未达刑事责任追诉年龄,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死者30多名家属到派出所讨说法。民警多次组织劝解,均无效果。为此,该所启动律师联调机制,邀请当地知名的律师事务所和水头法律服务中心分别代表当事人双方召开听证会,通过律师专业的解说,第二天,当事人在律师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成功避免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
双方当事人信任的律师为调解员,发挥公安机关执法者作用,是取得“联调” 实效的关键所在。为此,南安市公安局党委要求各派出所根据辖区实际,与周边律师事务所成立“律师调解联络员”制度,统一制作、颁发调解联络员证件、名片。派出所法制室增设“律师联调”功能,让律师调解联络员有地方办公,并建立“律师调解联络员”微信平台,方便民警和律师联络员日常交流。
“这就像公安机关对源源不断的非警务性警情潮开通了一道分洪渠口,将大量矛盾纠纷分流出来化解于基层。”泉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南安市公安局局长庄文斌表示,联调机制引入专业律师力量,畅通矛盾化解渠道,有利于将大量繁杂矛盾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解决,实现警力资源科学配置。
截至目前,南安已有21个派出所与47家律师所建立“律师调解联络员”制度,律师调解联络员已达141人。“警律联调机制”推行以来,全市矛盾纠纷调解成效凸显。今年1-7月,该局共排查矛盾纠纷5469件,成功化解5138件,当事人自 动履行率高达94%。(见习记者 叶华南 通讯员郑秋芳 陈国兴)
·福建公安全程指尖行政审批
·福建莆田公安篮球代表队勇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篮球赛冠军
·福建平潭警方打造具有实验区特色的公安队伍建设样本
·福建公安破侵财案近4万起
·福建永泰公安主题文化广场亮相
·福建公安厅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下半年公安工作
·福建公安厅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下半年公安工作
·福建武平警方建立六个省际公安检查站
·福建厦门市召开2014全市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会
·福建召开公安现役部队党建会议
·福建公安:加强对台警务协作 净化台海治安环境
·福建厦门举行“公安好新闻”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