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这“六难三案”问题严重背离党的群众路线,伤害群众感情,损害人民利益。德清法院紧密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六难三案”问题,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一是坚持司法便民,强化诉讼服务,有效改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严格诉讼接待要求。该院制定了《关于遵守司法礼仪规范庭审活动的若干规定》,规范司法礼仪,要求法官接待群众必须做到文明礼貌,举止得体,态度热情,服务周到,解答咨询做到热心、专心、耐心、细心。充分发挥制度机制便民利民作用。发挥审执联动中心作用,上半年审执联动中心共为群众办理查询1556件次,查封25件次,解除查封7件次。各基层法庭上半年共开展巡回审判119次,方便了群众诉讼。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上半年共为
22名当事人减、缓交诉讼费34.952万元。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案件信息查询、诉讼指引、投诉建议等服务。创新司法便民新举措。各基层法庭针对辖区内百姓立案与上班时间冲突,开展午间立案、电话预约立案,为辖区内行动不便的伤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提供上门立案服务。
二是深化阳光司法,建设“三大平台”,着力化解“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建成“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化解当事人“立案难”。上半年,德清法院历时3个月建成了近300m2的诉讼服务中心,集中设置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诉讼缴费、6个服务窗口,为当事人立案提供
“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真正实现“诉讼有人导、咨询有人答、材料有人接”,切实化解当事人“立案难”。借助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化解当事人“诉讼难”。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建立审限提示与预警机制,每月编印《审判执行质量效率评估数据》,对6个月以上未结诉讼执行案件予以通报,防止了案件拖延办案、久拖不决;规范延长审限、中止诉讼的审批,切实提高审限内结案率,切实化解当事人“诉讼难”。借助省高院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化解当事人“执行难”。借助省高院“执行案件信息查询”、“‘点对点’查询、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存款系统”等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开展涉民生案件执行活动,专项清理历年积案,活动取得显著成效,1-6月共执结各类涉民生案件
562
件,执行到位资金1163万元;从6月份起开展金融案件专项执行活动,截止目前,执结到位资金1.4亿,切实化解当事人“执行难”。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切实转变作风,切实防范“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德清法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最高院“五个严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认真开展司法巡查、审务督察,做好案件质量评查,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纪检监察室不定期抽查考勤,检查执法执纪、法官业外活动和公车适用情况等,坚决纠正和客服纪律松散、作风涣散等问题。开通举报信箱、举报电话,借助12368诉讼服务热线,认真受理、核查群众投诉和举报线索,自觉接受当事人监督。今年以来共开展院长接待日8次,接待来访群众53人次。受理群众投诉举报34件,每一件都由监察室进行查证核实,并及时向当事人反馈,目前32件已处理完毕,2件正在回复处理过程中。全面落实法官任职回避、防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防止利益冲突等制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对违反纪律规定的人和事决不留情面,切实防范“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浙江常山法院设全市首个“法警大队警务室”
·浙江:宁波鄞州法院创新审判方式护航“五水共治”
·浙江:法院官微开设“老赖”曝光台
·浙江法院重拳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浙江法院重拳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浙江海盐法院司法惠民便民见成效
·浙江海盐法院司法惠民便民见成效
·浙江法院:加大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力度
·浙江:苍南法院完善便民诉讼机制
·浙江:“善文化”使审判工作紧接地气 嘉善法院文化建设巡礼
·浙江:椒江法院庭审直播网络平台开通
·浙江:吴兴法院乐当新居民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