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而欢呼,我连嗓子都喊哑了”
1954年9月20日下午5时55分——载入史册的时刻。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执行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表决结果:投票数共1197张,同意票1197张。全场一片欢腾,暴风雨般的鼓掌声和欢呼声持续了5分钟之久……
“五四宪法”全票通过,确立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宪法,在东方大地上第一次与人民的意愿高度契合。
今年86岁的胡兆森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1954年9月15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26岁的胡兆森与1200多名代表共同步入神圣的殿堂,见证载入史册的历史时刻:聆听毛泽东同志的开幕词、投票通过第一部宪法、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胡兆森遥想当年,依然心情激动,“记得9月15日开幕当天,我们听取了刘少奇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从9月16日到18日,代表们认真讨论了宪法草案和刘少奇的报告。9月20日,全体会上宣读修正过的宪法草案全文后,全体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了表决。”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都兴奋不已,场面非常热烈。全场的代表都站起来,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胡兆森说,“大会通过宪法后,在回驻地的车上,我们仍然兴奋不已,欢呼不止。我们的车开得很慢,大家一路欢呼着回到驻地,我连嗓子都喊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