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8时,一辆客车驶近福建省安溪县公安局曾坑反盗抢执勤点,民警示意客车靠边接受检查。当民警逐一检查核实乘客身份信息时,一名坐在客车后排的男子下意识地缩紧了身子。这一细微的动作没有逃过民警的眼睛。经查,这名男子因以抵押借款等形式诈骗事主近40万元,去年年底被北京海淀警方上网追逃。
这是曾坑卡点8月抓获的第8名违法犯罪嫌疑人,也是今年以来这个卡点抓获的第12名在逃人员。设卡堵截,是安溪县构建“三级防护圈”中的重要一环。
据统计,近年来,盗抢案件一直占到有着茶乡之称的安溪全县案件的七成左右。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安溪县公安局认真征集、梳理群众反映的各类意见建议,将“盗抢案件、特别是涉茶盗窃案件少发案”确定为工作的主攻方向。
“提升动态治安管控能力,增强群众安全感,是衡量教育实践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硬指标。”安溪县公安局局长杜双路表示。今年以来,安溪县盗窃发案数控制在每天个位数。1月至8月,涉茶盗窃案件仅发生1起,相较去年下降94.7%。
【问题】几条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发案量猛增
【整改】以情报研判为指针,改变巡防模式
去年以来,随着厦沙、莆永等高速公路相继贯通,安溪发案量在一段时间内猛增。
安溪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凤城派出所所长林志欣介绍:“金安高速公路安溪段刚开通的第一天,旁边一个村子就连发两起入室盗窃案件。开通后的第一个季度,沿线各村发生盗窃鸡鸭案件50余起。说起来每起案值都不大,但这种事传得很快,影响很不好,群众感觉安宁的日子被打破,非常不满。”
为此,安溪县公安局依托情报研判,结合每日警情信息,对案件高发时段、高发地段进行重点巡防。这也是“三级防护圈”的第一层:“人巡防护圈”。
情报研判中心以每日警情信息为基础,及时发布预警指令、进行警情推送,并每周发布盗抢警情分析。各派出所在增加专职巡逻人员的基础上,警力随着警情走,进行不定时、不定点巡逻。
今年5月底,官桥派出所辖区多名村民报警称,家中的鸡鸭被盗。经研判,民警发现发案时间多集中在下半夜。为此,派出所专门组织了一支行动队,加大夜间巡逻力度。6月6日凌晨4时,一名骑摩托车的男子经过莲美桥桥头,车后座还驮着鼓鼓囊囊两个大袋子。行动队队员立即打开警笛表明身份,示意男子停车接受检查。男子没有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跑。最终,犯罪嫌疑人廖某被抓获。车后两个袋子里装满偷盗的鸭子。
作为城区的两大派出所,凤城派出所、城厢派出所还专门组建了两支便衣巡逻队,将防控力量“隐于市”,实行“一明一暗”双线巡防。今年以来,全县在治安巡逻中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近300名,其中便衣巡逻队就抓获209名。
【问题】常规盘查形同虚设
【整改】动态化治安形态下进行动态盘查
“城区四面环山,就像个小盆地,把好了关口,也就切断了流窜作案的进出通道。”林志欣介绍。为此,安溪县公安局在城区曾坑、魁斗、龙门、虎邱、彭亭设立了5个反盗抢执勤点,这是“三级防护圈”的第二层:“卡点防护圈”。
8月31日上午,记者在曾坑卡点见到了城厢派出所副所长王志端。从当日3时到8时,他与1名民警、6名协警一班,已经检查了客车、摩托车、出租车等20余辆。虽然熬夜辛苦,嘴唇都干裂出血,但抓获了一名网上在逃人员让他很是兴奋。
王志端介绍,以前他们也进行设卡盘查,但基本上模式、内容都是老一套:“固定的三班倒:7时至10时、15时至17时、21时至24时。这样很容易让人掌握规律,查也查不到什么。”
现在的盘查,是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开展。比如最近在下半夜进行盘查,是因为情报研判发现,下半夜是流窜作案人员出入安溪的集中时段。王志端介绍,他们还会在11时至18时有一班盘查,这是因为,入室盗窃案主要发生在白天。这种动态盘查模式,不是把大量警力在卡点上“耗着”。不进行盘查时,卡点也能起到提高见警率、震慑犯罪的作用。
【问题】警力不足,破案乏力
【整改】构建立体化视频监控网络
今年5月,曾坑卡点曾经抓获流窜作案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破获盗窃摩托车案件30起。这起系列案件的告破,要归功于“三级防护圈”的第三层:“视频防护圈”。
从今年2月开始,安溪县城连续发生多起女式五羊本田摩托车被盗案件。民警调取案发时附近多处监控视频分析发现,有一名微胖的中年男子反复出现,而且都是走着来、骑着摩托车离开。此人平均十天半个月出现一次,多选择在上午作案。以此为依据,安溪县公安局情报研判中心通过分析大量监控视频资料,终于发现了此人的活动规律,并最终将其缉拿归案。
“卡点盘查是土办法,视频监控的运用是洋武器。”安溪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王小冬介绍,“土洋结合,效果明显。”
据了解,安溪县的警力比较紧张,实有警力不到600名,警力配置与人口万分比仅为5.5。弥补警力不足,信息技术是有力的支撑点。安溪县把城区作为主防区,合理利用标清和高清探头,标清管面(街路面)、高清锁点(巷口、街路口、案件多发部位),布建标清探头725个、高清探头227个,城区视频监控实现“街巷定界、头尾衔接、无缝覆盖”。“对于布点位置,我们都逐地踩点,像探头安置的高度,哪些地方需要布建带红外线功能的探头,都精心规划。同时,采集接入相关的社会视频信息。”
“三级防护圈”的构筑,是传统防控手段适应治安形势变化、回应群众安居需求的转型升级,防控效能增长明显。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安溪县群众安全感为92.71%。(记者 刘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