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优质培训资源带到西部去
——全国检察机关教育培训讲师团2014年西部巡讲支教综述
历时15天,行程1.3万公里,受益学员1.6万余人……8月14日,全国检察机关教育培训讲师团赴内蒙古、宁夏、新疆、江西赣南巡讲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四个省区的授课效果怎样?学员们有何收获?记者旁听课程并采访了多名学员。
品尝了一顿法治大餐
在宁夏,卢岩修老师的“非法证据排除及其应用”课程深受检察干警的欢迎,宁夏回族自治区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冯明杰边听边记下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课就像品尝了一顿法治大餐,营养很丰富!”
在陈宏老师的“民事申诉案件息诉和解技能”课上,检察干警们纷纷进入了“角色扮演”。石嘴山市检察院民行处杜迎春的角色是“申诉人”,课后他由衷地感叹:“实训案例生动典型,确实受益匪浅。”
尹吉老师讲授的“检察信息公开”引起了学员极大的兴趣。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检察院办公室主任朱文生说:“听课后我对检察信息公开的发展沿革、价值理念有了更新的理解,对检察信息公开的难点、风险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让每一分钟都充实起来
“多巡讲、下基层”是这次巡讲支教活动所有老师的请求。除了视频讲课扩大受众范围以外,老师们尽可能奔赴到基层一线。
在内蒙古,巡讲支教活动的范围被最大限度地扩大。10余天时间,讲师团共在自治区检察院和6个市(分)院、6个基层院进行了21场巡讲,总行程3700多公里。
多条线同时授课也是活动的一大特点——专题讲座的老师授课时,其他老师就到相关业务部门座谈交流、答疑解惑,“让巡讲过程中每一分钟都充实起来”。专题讲座、互动研讨、视频授课,多形式授课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
在江西省龙南县检察院,分管民行工作的副检察长熊志东专门用手机把所有的课程录了音,他说:“听课收获很大,如潘申明老师的‘民诉法修改与民行检察转型发展’,让我们对修改后民诉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民行工作的转型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在巡讲过程中,四省区相关部门分别对专家授课全程录像,制成了光盘,作为学习资料发往各级检察院。
站着也要听课
良好的授课效果、广泛的授课区域背后,蕴含的是学员们的刻苦热情和老师们的认真敬业。
在宁夏,自治区检察院针对巡讲支教活动发放了102份调查表,召开了两次座谈会。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结果显示,学员对三位老师授课的问卷调查平均分数为99分,对教学组织的问卷调查平均分数为97分。
在银川地区的课堂上,更是出现了站着听课的一幕——课程安排本来是相关业务部门的人员参加,但是开课时发现,其他部门的检察人员也主动赶来听课。会场拥挤坐不下,学员们没有丝毫怨言。为了节约授课时间,大家纷纷要求站着听课。
巡讲支教的课堂也吸引了其他政法机关的同志来听课。8月6日,固原市中级法院负责人专门找到固原市检察院负责人:“听说最高检巡讲团课讲得好,我请求允许我们法院的相关干警也前来听一听。”
内蒙古,巡讲支教活动时间紧、路途长、节奏快,讲师团成员克服了种种困难,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渊博的业务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教育培训处处长郭志贞由衷地说:“课堂上,专家们一丝不苟;互动中,专家们详细解惑;私下里,专家们亲切谦虚,为我们的检察工作播下了种子、带来了清风。”
一路上,老师们也被学员的热情和刻苦深深感动,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王新环老师和大家定下了“下次一定还要来”的约定:“这次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巡讲是一次特别难忘的经历。干警听课认真,提问有准备,互动比较热烈,效果好。”(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