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辽宁

辽宁公证业多项便民措施让群众感受公证公信力 上门服务语音电话方便当事人办证

2014-09-05 08:26: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谢谢公证员,你们为我解决了多年来的烦心事。”一位刑满释放的中年男子手持房屋买卖契约公证书对辽宁省北镇市公证处公证员说。

原来,这名中年男子多年前购买了一间平房,但不久后入狱,而母亲因智残生活无法自理,一直未履行房产过户手续,这成了他们全家多年的一块心病。

当公证员告知男子办理房屋买卖公证双方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场时,该男子面露难色。经了解得知,该房屋产权所有人是两位老人,且都是脑血栓患者,行动不便。北镇市公证处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在中年男子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次日为其提供了上门服务,并为其减免了公证费用。

为增强公证公信力,辽宁省公证行业采取多项便民措施,积极为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办理上门公证服务,同时,针对经济困难群众,依法予以减免公证费用,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当事人石某今年44岁,5年前由于患青光眼导致双目失明,父母去世,他也离婚多年无儿无女,仅有的两个哥哥因为家境不好,也无法对其进行照顾。他想继承父母遗留下来的房产后出售,所得款项用以眼睛手术的费用。由于石某要备齐相关证明材料相当困难,辽阳县公证处主动帮他求助相关部门,指派专门工作人员陪同办理相关手续,还针对石某残疾、特困的情况免收其公证费。公证员周到细致、体贴入微的公证法律服务,得到了石某的高度认可。

“只要是老百姓的事,不论事情多么小都要办好。”辽宁省公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淑杰表示,公证工作只有真正落实到公证为民、造福社会的具体行动之中,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公证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更好地维护和提升公证公信力。

营口市开发区公证处接到当事人李老太太需要办理遗产公证的电话。由于丈夫去世不到一个月,再加上身体有病,李老太太希望公证处能上门服务。公证处主任立即带领两名公证员赶到李老太太家。当得知李老太太有一个孩子住在天津,公证处不厌其烦地告诉其应该在天津准备什么材料,一步步帮助办理相关手续,直到把公证书送到李老太太手里。

辽宁省公证行业始终坚持:只要是群众的事,不论大事小事,能办就马上办;不能办的,也要耐心解释,直到群众满意为止。今年以来,辽宁省公证行业坚持把群众需要作为工作方向,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公证带来的权益保护。各个公证机构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公证法律宣传活动,认真提供各项法律咨询服务,走进群众,扩大影响力、提升公信力。

为使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咨询业务,减少往返次数,沈阳市第一公证处投入资金设立了语音电话自动咨询系统。语音电话自动咨询系统分设公证处办公地址和乘车路线、国内民事类、国内经济类、涉外业务类、涉台业务类和复查投诉6类内容,同时开通8条通讯线路,保证当事人随打随通,不会占线。

当事人只要拨打语音电话,按照提示内容即可了解所办公证事项需要携带的材料,极大地方便了业务办理。还设立人工业务咨询电话,指定专人负责接听和解答,与语音电话相互配合。

抚顺市公证处与抚顺晚报联合开展“公证进社区”活动,公证人员运用实际案例为群众讲解公证的法律效力以及遗嘱、继承、夫妻财产约定、提存等与群众生活比较密切的公证业务种类,受到群众好评。大家普遍表示,公证服务活动拉近了公证机构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为群众办理公证提供了极大便利,解决了实际困难。

李淑杰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辽宁省公证行业将继续加强行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公证服务能力,不断推动全省公证行业稳步健康发展,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公证的公信力,为平安辽宁、法治辽宁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本报记者刘子阳

[责任编辑:陆然]
相关报道

·[视频]辽宁:“境外追逃”行动取得首个战果
·辽宁抚顺二监举办“放飞梦想 点亮新生”文化艺术竞赛活动
·辽宁警方:缉捕在逃境外嫌犯案案均有专案组
·辽宁本溪中院:规范执行行为化解信访难题
·辽宁盖州:大力强化营业性射击场枪支管理
·辽宁鞍山内保三个指数提升群众满意度

·辽宁鞍山内保三个指数提升群众满意度
·辽宁动态防控实现武装巡逻转型升级
·辽宁公安厅全面创新派出所管理工作
·辽宁大连:“四警合一”强化校园周边秩序整治
·辽宁铁岭监狱专项教育整顿求真务实有成效
·辽宁:10名选手当选“民行检察业务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