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于忠强:“认真”二字,他恪守了30年

2014-09-04 09:22: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8月27日9时,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殡仪馆内气氛凝重肃穆,徐州市公安局贾汪分局交警大队三级警长于忠强的告别仪式正在这里举行。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各界群众1000余人前来为他送行。

青奥会期间,52岁的于忠强始终坚守在安保一线。8月21日7时许,于忠强在206国道工业园路口执勤时,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经抢救无效不幸殉职。8月22日,江苏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王立科签发命令,给于忠强追记一等功。

自1984年8月入警,到2014年8月牺牲,整整30年,于忠强一直扎根在基层一线,执著坚守,恪职尽责,默默奉献;从派出所民警到所队教导员,再到交警大队三级警长,于忠强始终恪守“认真”二字,真情爱民,敢于较真,赢得了同事的认可和群众的赞誉。

“现在是关键时期,我可不能拖后腿”

“干警察,一定要做到‘认真’。”每逢新人入警,于忠强总会突出强调“认真”这两个字。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30年警察生涯的真实写照。

2013年5月,于忠强主动辞去工业园派出所教导员一职,套改为三级警长,并转岗为一名路面执勤交警。因长期加班加点,于忠强身患高血压、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眼底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但他始终坚守岗位。于忠强殉职后,记者在他的宿舍床头还看到好几个药瓶,它们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主人的病痛。

进入青奥安保攻坚阶段,于忠强血压一路飙高,本已出现病变的眼睛情况更严重了。领导和同事多次劝他到医院检查,他却说:“现在是关键时期,我可不能拖后腿,等忙完这阵再说吧!”在老于的带动下,中队7月份共盘查人员2400余人次,检查车辆1300余辆次,查处车辆381辆、无证驾驶6起、酒驾4起,纠违率在大队排第一。中队指导员王兴云告诉记者,于忠强在中队年龄最大,纠违数却始终排在第一,是队里的一根标杆。当交警1年来,于忠强查纠各类违法行为2500余起,处理交通事故100余起,全部做到了零投诉、零复议、零变更。

“只要我当一天警察,你们就不能在我的辖区上班”

27岁的于龙是于忠强的独子,在他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严厉寡言的人。“他一年得有半年时间住单位宿舍,从小到大几乎没问过我的事。”沉浸在悲痛中的于龙稍有埋怨,“最长的一次交流,是我当兵的时候,因为感情问题,他开导了我半个小时。”

2008年,于龙从部队复员,本想通过爸爸的关系找份好点的工作,却被父亲一口拒绝了。后来,于龙只好自己找了份卖酒的工作。

于忠强在工业园派出所任职期间,有些企业老板了解到他家的实际困难,主动找上门提出给于龙安排工作,但都被老于拒绝了。为此,于忠强的妻子还和他大吵了一架。所长刘忠亮最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当时还有些企业见于忠强的爱人没有工作,就鼓动于忠强给她开家消防器材店,承诺所有消防器材都从她的店拿。”于忠强一口回绝。“只要我当一天警察,你们就不能在我的辖区上班!”于忠强黑着脸给母子俩下了死命令。

“谁都有落难的时候,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在工业园派出所工作期间,于忠强走访时了解到老胡左腿残疾,妻子过世得早,儿子长期在外地打工。看到老胡孤苦伶仃,生活困难,于忠强便多次与村干部协商,将老胡安顿在村委会门口的小屋内,帮着看门,做点杂事,既为他解决了生计问题,也方便他和村民拉拉家常,不再那么寂寞。听说前马村中学生小李家庭贫困准备辍学,老于就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500元资助他,并定期看望他们一家。

辖区70多岁的李大娘老伴去世,无儿无女,且身患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生活极其困难。于忠强走访获悉后,当天即带着蔬菜、食油再次登门看望,并给老人装上了烟囱。此后,老于隔三岔五都会带些生活用品去李大娘家坐坐,逢年过节则置办礼品送去。“我和小于就像亲娘俩一样。”李大娘抹着眼泪,“有一次我犯病了,他每天都跑过来好几趟。要不是遇到他,我早就不在了!”

“他自家困难省吃俭用,对别人却非常慷慨。”曾经和于忠强共过事的汴塘派出所所长杨卫卫感慨地说,对辖区特困群众,老于总是真情帮扶,他总是说“谁都有落难的时候,能拉一把就拉一把”。据了解,这几年,于忠强累计捐助近2万元帮扶他人。

(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陈琛 王彪)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