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进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一楼某法庭主审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上诉案的前几分钟,法官王相瑞心里多少有点紧张,虽然此前也经历过不少开庭的场面,但今天有点不同:台下,有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及原审原告的代理律师;旁听席上,坐着自治区人大代表、媒体、群众及法学院学生代表近80人。
“上诉人,之前重复过的问题请不要再过多表述”。“原审被告代理人,请注意你在本案中的诉讼地位及语言表达方式。”渐渐的,王相瑞恢复了常态。
“无论主审法官还是合议庭成员,用词精确、干练,问题直指焦点;现场掌控能力很强,有气场。”参加庭审的上诉方代理律师陈丽向《法制日报》记者表达了对主审法官的肯定。
“主审法官职业涵养很高,给了我们充分的表达及辩论空间,很过瘾;对方的辩护律师水平也很高,今天收获很大。”被上诉方代理律师袁国峰表示。
对王相瑞和合议庭的其他两名成员来说,这只是他们职业生涯中审理的一起普通民事案件,但对内蒙古高院来说,它标志着又向审判公开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仅2013年,内蒙古各级法院就走访代表、委员、群众3460人次,征求意见278条,邀请代表、委员、群众参观法院工作1511人次,旁听庭审2441人次;今年以来,上述各项指标均被突破。
在内蒙古高院院长胡毅峰看来,审判公开是推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一步,是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拓宽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监督渠道的重要举措,也是法院加强内外联系,展示法官形象、增强司法公信力、弘扬司法正能量的重要平台。
在庭审现场,自治区人大代表、内蒙古邮政公司原总经理王克俭则期待,更多的审判不仅能向代表、委员、媒体开放,还要向公众开放。
“公正的有效方式是公开,消除隔阂的有效方式还是公开。”自治区人大代表、内蒙古会展协会秘书长高晓路的表达更为直接。(记者张驰)
·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警方改革接处警模式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多措强化麻黄草管理
·内蒙古乌海便民举措节省农牧民开支30万元
·内蒙古高院加强代表委员监督联络工作
·内蒙古多伦打控并举加强禁吸戒毒工作
·内蒙古检察机关司法警察业务竞赛演练举行
·内蒙古检察机关司法警察业务竞赛演练举行
·内蒙古巴彦淖尔破获一起跨省贩毒案
·[视频]内蒙古开通禁毒举报微博平台
·内蒙古临河法院两张小卡片搭起“连心桥”
·内蒙古毒品犯罪微博举报平台上线
·内蒙古兴安盟:“开门入户”争做群众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