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8
迁安第一造纸厂等九企业与孙有礼等十八人养殖损害赔偿纠纷案
(一)案情摘要
1997年孙有礼等十八人签订集资创办养殖场合伙经营协议书,共同出资联合经营六个海产品养殖场。2000年10月上中旬,乐亭县王滩镇滦河、大青河入海口等海域养殖区发生重大渔业污染事故,孙有礼等十八人的养殖区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孙有礼等十八人将迁安第一造纸厂等九企业诉至天津海事法院。经该院委托鉴定,确认本起污染事故系迁安第一造纸厂等九企业将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滦河并经乐亭县入海,使乐亭县近岸养殖海域受到严重污染所致。另查明,九企业中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化工公司”)属于达标排放。
(二)裁判结果
天津海事法院一审认为,本案九企业的排污行为与孙有礼等十八人的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化工公司虽属排放达标,但不能充分证明其排放的污水与孙有礼等十八人的损害事实不存在因果关系,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遂判决迁安第一造纸厂等九企业对孙有礼等十八人的经济损失连带赔偿1365.97万元。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由于化工公司不能证明其排放行为与本案养殖损失不存在因果关系,故其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是因化工公司系排放达标企业,在承担民事责任上应与超标企业有所区分。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03年3月24日改判化工公司单独承担损失14万元,迁安第一造纸厂等其他八企业连带承担损失655.325万元。
(三)典型意义
本案判决的指导意义是:对于陆源污染案件,即使排放达标亦应适当承担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本案判决按照排放行为是否超标,科学合理划分侵权人的责任,酌情判令排放达标企业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而非连带责任,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本案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进一步接轨,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的审判实践具有较高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案例9
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货轮公司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案
(一)案情摘要
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货轮公司(以下简称货轮公司)所属“宁安11”轮,于2008年5月23日从秦皇岛运载电煤前往上海外高桥码头,5月26日在靠泊过程中触碰码头2号卸船机,造成码头和机器受损。2009年3月9日货轮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和交通部《关于不满300总吨船舶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海事赔偿限额的规定》第四条的规定向上海海事法院申请设立非人身伤亡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人保上海分公司)等提出异议称:货轮公司对事故负全部责任,无权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事故所涉及的清理残骸费用应当属于非限制性债权;“宁安11”轮是一艘可以从事国际远洋运输的船舶,不属于从事中国港口之间货物运输的船舶,应适用海商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限额。
(二)裁判结果
上海海事法院一审认为,人保上海分公司等提出的货轮公司无权享受责任限制的意见,涉及对货轮公司是否享有赔偿责任限制实体权利的判定,而该问题应在案件实体审理中解决,故对该异议不作处理。人保上海分公司等提出的清理残骸费用属于非限制性债权的意见,不影响法院准予货轮公司就所涉限制性债权事项提出的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申请。“宁安11”轮营业运输证载明的核定经营范围为“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各港间普通货物运输”,涉案事故发生时其所从事的是从秦皇岛港至上海港航次的运营,该轮应认定为“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运输的船舶”,货轮公司据此计算涉案限制基金数额并无不当。一审裁定准予货轮公司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7月27日裁定驳回人保上海分公司的上诉,维持原裁定。
(三)典型意义
本案焦点在于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申请的审查范围和从事中国港口之间运输的船舶的界定问题。本案明确了法院对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申请应仅从申请人主体资格、事故所涉及的债权性质和申请设立基金的数额三个方面进行程序性审查的原则,保证了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案件的审判效率和效果。同时本案还明确海商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规定的“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运输的船舶”是指发生海事事故航次正在从事中国港口之间运输的船舶。以上原则的确立对于审判实践具有示范效用,对保护国内沿海运输行业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10
马绍尔群岛第一投资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英国伦敦临时仲裁庭仲裁裁决案
(一)案情摘要
2003年9月15日,被申请人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尾公司)和被申请人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福船集团)作为联合卖方,与希腊雷斯缔斯集团在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注册的第一投资公司(以下简称FIC)签订了关于船舶建造的《选择权协议》,约定:两被申请人不可撤销地同意与FIC或其指定人签订最多8艘船的《选择船建造合同》。因协议产生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争议应在伦敦提交仲裁;仲裁程序、包括仲裁裁决的执行应依据《1996年英国仲裁法》或其任何当前生效的修订或重订规定以及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当时的生效规则(以下简称LMAA规则);双方各指定一名仲裁员,并由指定的该两名仲裁员挑选第三名仲裁员。此后,FIC在《选择权协议》约定的声明期限内宣布8艘选择船生效,要求被申请人与其指定的8家单船公司签订8艘船的《选择船建造合同》,并寄送其提供的合同文本要求签署,但两被申请人未在期限内签署。FIC及8家被指定公司于2004年6月4日在英国伦敦提起仲裁,要求两被申请人连带赔偿其4540万美元的商业损失及利息,并指定哈利斯为仲裁员。被申请人指定王生长为仲裁员。哈利斯和王生长共同指定马丁·亨特为第三名仲裁员。经过两次听证,2006年1月21日,首席仲裁员马丁·亨特作出该案仲裁裁决的第一稿,并分发给王生长和哈利斯审阅。2006年2月16日,王生长提交了其保留意见的草稿。2006年3月20日因涉嫌犯罪王生长被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刑事拘留,并于2006年3月31日被该院批准逮捕。王生长自其被刑事拘留后,即与马丁·亨特和哈利斯未再发生任何联系,其未能看到马丁·亨特2006年3月25日发给他的裁决第二稿和3月31日的定稿,其对该案的参与截止于上述对裁决第一稿发出的“意见草稿”。马丁·亨特及哈利斯根据LMAA规则第八条第(e)项规定“在任命了第三名仲裁员之后,决定、裁定和仲裁裁决应由全体或多数仲裁员作出”,于2006年6月19日在裁决上签署日期并以仲裁庭多数仲裁员意见的方式公布了仲裁裁决,裁决被申请人应向FIC支付赔偿金2640万美元及此款利息和复息。FIC于2006年12月5日向厦门海事法院提出申请,请求依据《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以下简称《纽约公约》)承认该仲裁裁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法律效力并予以执行。
(二)裁判结果
厦门海事法院认为,LMAA规则第八条第(e)项适用于仲裁案件的前提是仲裁庭的每一名仲裁员都全程参与了仲裁程序,否则多数仲裁员就无权作出仲裁裁决。本案仲裁庭的仲裁程序与当事人约定的仲裁协议不符,也与仲裁地英国的法律相违背。厦门海事法院于2008年5月11日裁定对本案仲裁裁决不予承认和执行。
(三)典型意义
本案是我国法院对缺员仲裁不予承认与执行的案件,在国际仲裁界有一定影响。本案仲裁协议中明确约定仲裁庭由三人组成,《英国仲裁法》及LMAA规则均没有缺员仲裁庭审理的规定,而仲裁庭却在一名仲裁员没有全程参与仲裁程序的情况下,适用LMAA规则第八条第(e)项关于多数裁决的规定作出裁决,法院认为本案属于《纽约公约》规定的仲裁庭的仲裁程序与当事人约定的仲裁协议不符的情形,裁定不予承认与执行该仲裁裁决。《纽约公约》系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石,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作为公约的缔约国,我国法院准确把握公约的宗旨与精神,正确解释与适用公约的条文,平等保护了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最高法:30年审执结逾6万涉外涉港澳台海事案 中英文海事审判白皮书首发
·最高法公布十大海事审判典型案例 陆源污染企业排放达标也应担责
·最高法:以务实作风开创海事审判工作新局面
·最高法:以务实作风开创海事审判工作新局面
·[视频]最高法通报六起干警违反八项规定案件
·[视频]最高法通报六起干警违反八项规定案件
·[视频]最高法通报六起干警违反八项规定案件
·最高法关于对干警违反八项规定案件的通报
·最高法通报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件 个别法院领导带头顶风违纪
·[视频]最高法:公布十大征收拆迁类案例
·最高法副院长杜万华会见韩国客人
·河南:最高法副院长调研鹤壁法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