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上海公安打造"阳光监所" 消除在押人员家属"信息不对称"

2014-09-01 15:08: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文汇报 

上海市公安局日前披露,自新刑诉法实施至今,上海各监所的律师会见室从原来的109间增加至210间,增长近1倍。律师累计到看守所值班1236人次,为在押人员家属提供法律咨询2912人次。

近年来,上海公安机关全力打造“阳光监所”、“智能监所”,切实履行监管职能,依法保障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期间,不仅依法保障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益,还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满足在押人员家属的知情权。

在长宁区看守所,在押人员家属张女士告诉记者,今年4月,她的丈夫因诈骗一审被判实刑,目前处于上诉阶段。未决期间,家属与当事人是不能会面的,无法当面嘘寒问暖。对于司法程序,身为家属也不甚了解。由于种种信息缺乏,加之忧心忡忡,往往陷入盲目当中。

丈夫刚进看守所时,张女士找了位律师,第一次咨询就收费1.5万元。她说:“这样收费让我不是很满意。而且,律师上来就讲各种打官司的技巧,问到关键信息的时候,又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长宁区看守所负责人表示,以往所外有很多法律中介,有些就是雇人搬张凳子坐着,等着家属来给在押人员送衣服、日用品的时候,伺机给家属介绍律师。而家属没有经历过,获得信息咨询渠道少,有时会碰到不够专业的律师。

目前,上海各区县均有指派律师驻监所提供法律援助,其中就包括为家属提供法律信息咨询。昨天,张女士在看守所找到驻所法援律师朱薛峰,她问律师:“听说上诉的成功率不高,是这样吗?”朱薛峰说:“你丈夫的案子是诈骗案件,案子形态是比较传统的,对这样的案子,一审法官审理判决、裁量都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如果没有新的事实证据,上诉确实并不太划算。”

张女士表示:“律师只是说了上诉的利弊。我觉得他实事求是,不好就说不好,我也听得明白。”朱薛峰则表示,“驻所提供法律援助,是给在押人员家属提供的比较方便、正规的一种渠道选择。驻所律师只提供咨询,从不留下事务所的名字,不允许、也不会在此接受家属委托。”

为了消除家属的“信息不对称”,除了驻所法律援助以外,上海各监所还设置了触摸式自助查询机。家属只要输入查询编号,便能查看在押人员的就医情况和在所花销明细。

在长宁区看守所,张女士在查询机上看到,丈夫4月份进所以来,所内就医、外出就医均为0次,也就是说没生过病,健康良好。随后,她又点开每月入账、支出,并查询了账单明细。在明细单上,丈夫购买1枚邮票、1包咸蛋、1支水笔的支出都显示出来,而太仓肉松、紫菜牛肉汤料、豆奶等支出,也说明一日三餐均有保障。张女士说:“我给他陆陆续续打钱,自己都忘了总数多少。用机器来查询,很方便,一目了然。”

[责任编辑:陆然]
相关报道

·上海公安微博增便民新功能 私信可查交通违法记分
·上海公安:打造“阳光警务” “晒出”执法过程 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上海公安:多警种协同开展治安整治集中行动
·上海:福喜事件6名高管被刑拘 公安对食品犯罪零容忍
·上海公安摧毁特大网络吸毒团伙 网络聊天室表演吸毒丑态
·上海公安全力以赴做好“亚信峰会”交通安保工作

·上海公安全力以赴做好“亚信峰会”交通安保工作
·[视频]上海:公安联合武装巡逻
·上海杨浦公安落实打防管控备战“亚信峰会”
·上海率先启动地方、铁路公安联合武装巡逻
·上海率先启动地方、铁路公安联合武装巡逻
·上海公安多方联动精确打击“伪基站”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