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好书推荐

《警务广场诗歌选》

2014-08-29 11:22: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警务广场的中心/在一双双忙碌的手上/掌心的纹路里/有力量和安全的秘密图谱/一所温馨的房子/全部用忠诚砌成/像固执的花蕾/要把春天抒写……”

    在诗人柯平的眼里,浙江省湖州市的警务广场如春天原野的广场充满诗意和希望,而忙忙碌碌的警察用“制服上的淡蓝色,努力表达天空的情感”。柯平在这首长达260余行的长诗《在春天的广场上》,表达了一位诗人对现实敏锐的关注,对“警务广场”的无限赞美和对人民警察恪尽职守、忠诚履职、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精神的真情讴歌。作为这本诗选集的压卷之作,柯平的诗具有一定代表性。无疑诗选集出版又是湖州市公安文化建设的一个可喜的收获,一次成果展示。其中不但有浙江省和湖州市的公安诗人艾璞、郑天枝、沈秋伟等,也有像许敏、刘一民、夏晓露等全国公安诗人的力作。

    湖州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是湖笔文化的诞生地,丝绸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的发祥地,不仅有“中国书画史,半部在湖州”之说,更出现过孟郊、沈尹默等杰出诗人。

    湖州山水清丽,生态环境优美,难怪元代诗人戴表元对湖州赞誉:“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2009年以来,湖州市公安局创新民意主导警务模式,让百姓意愿成为公安工作的“第一信号”,推动了湖州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同时以文化人,以培育和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民本文化、法治文化、英雄文化、廉政文化、和谐文化、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全面加强公安文化建设,为实施“警务广场”战略,全面构建民意导向型警务新模式提供了先进思想的引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强的文化支撑,有力推动了公安工作科学发展。

    由湖州市公安局局长金伯中主编出版的《警务广场——民意导向型警务新模式》《民意导向警务与社会管理创新》两本专著,为“警务广场”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今年在秋天收获的季节,又结集出版了诗选集,这也是“警务广场”建设中又一收获。湖州市公安局非常注重文化育警,举办警察文化节,成立警官乐团,承办全国公安文化研讨会、太湖论坛,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建设。“警务广场”的舞台中,也涌现出一批英雄群体,不久前,湖州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大典型,我曾带中央媒体赴湖州采访宣传,“点子警察”王法金、“平民警察”马长林、“安全医生”裘力彬,这些平民英雄的事迹,激发了媒体的关注,也点燃了诗人们的创作激情。

    诗歌仅仅表达自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表达他人的处境,抵达一种公共性。诗人应深化自身对时代的感受力,诗言志,歌咏情。诗歌如何走出自我、关注现实,保持对现实的关怀,以诗人的良知和诗歌的精神,传递美好、真诚和善良,是诗歌创作中一个严肃的课题。

    “一件好事一粒珍珠/好多好多的好事串成一条链/参与爱和生命的循环/实践人类共同的修行/它生发信仰/照亮心灵走向花好月圆/让我们也虔诚地/双手合十,紧跟老马/为这一神圣的信仰燃一炷心香……”

    公安诗人刘一民以一组气势恢弘、充满激情的组诗《把粒粒珍珠串成信仰——写给平民警察马长林》,讴歌了一心为民的社区民警马长林。

    这组诗也感动了局长金伯中,他深情地写下一段读后语:“有一种情感,能使万物复苏,能让世界充满友善;有一种力量,能给冷漠以热情,给孤单以温暖,给期盼以希望,这就是赤子的情怀和无私的奉献。”

    湖州公安的英雄群体,激发着诗人们的创作热情,郑天枝以一首荡气回肠的《楼国彪: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谱写最壮丽的青春之歌》,抒发了对消防战士楼国彪的赞美,在他眼里,这位感动湖州的飞人“凌空哥”是一道绚丽的彩虹,也是百姓心中的丰碑,更是城市魅力的风景。

    沈伟秋从《法医的帽子》写起,对余松“有一抹温情让人感动”。而广东女诗人夏晓露也创作出写给南浔刑警沈光明的诗,《以春天的名义爱你》诉说道:“我原来爱你是因为/你在危难时刻站成/城墙一样的风景。”

    诗人张文潮看到“摆摊儿”所长王永年的微笑,深情地呼唤《警察要站在老百姓喊得到的地方》。网络作家“树上的风”以《村庄总醒着一只美丽的眼睛》来歌颂安吉“警务村村通”,他写道:“你只要轻轻按下手中的遥控器/村庄里醒着的眼睛啊/一定会深情向你诉说。”

    可以说,在这本诗集中,歌颂英雄模范的诗作占了相当的篇幅,可见在湖州这支浩然正气的队伍中有着强大的正能量,这些英模是公安队伍的中流砥柱。英雄的故事是诗人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正如孟建柱同志曾讲:“公安队伍不缺一流的故事,而缺乏一流的表达。”

    可以说,这些年,公安文化建设在部党委的关心和各级公安机关的重视下,形成了一条专群结合的文艺创作队伍。据统计,全国公安系统共有国家级文艺人才877人,省级文艺人才2141人,地市级文艺人才8912人,各级公安机关业余文艺团队355个,从艺术院校、文艺团体吸收或调入专业文艺人才723人,这些资源为公安文化事业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近几年,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班的开办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机遇。历时27届的公安部春晚早已作为密切警民关系、凝聚警心、展示金盾风采的公安文化记忆而载入史册。影视剧《营盘镇警事》《冰雪11天》《警察日记》《湄公河大案》等一批影响广泛的影视精品,以及《清网行动》等一批优秀报告文学的出现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产生了强烈影响。但客观来讲,公安诗歌创作水平相对滞后。我曾组织诗友编选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92年、从1992年到2011年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当代公安诗选》,今年公安文联也成立了全国诗歌诗词学会,开展了网络诗歌大赛,出版了《中国当代公安诗人大展》,希冀对推动公安诗歌创作开展有益探索。

    而湖州这本诗集《警务广场诗歌选》的出版,无疑对当前公安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安诗歌创作是一个丰富,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安诗歌创作和繁荣的春天正在来临。

    (杨锦 公安部宣传局副局长、全国公安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公安诗歌诗词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