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海哥,是在八宝派出所门前的车站,那时,我和派出所副所长老祝正走在街上,聊着案件,突然,他丢下我朝一位有些异样的老人小跑过去,边跑边从裤子口袋里掏出烟递给老人,老人爬满皱纹的脸上便堆满了笑容。
这位老人便是海哥,家住派出所附近的坝龙村,原名黄有章,今年62岁,之所以叫海哥,除了他小名叫阿海外,还缘于他与派出所20多年的情缘。
聊起老人与派出所的这段情缘,只要近年来在所里工作过的民警,都能说出个一二。1992年,智力残缺的海哥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弟弟,就在村民为生活不能自理的他担心时,八宝派出所民警来到了海哥快要倒塌的小屋内,握着海哥的手告诉他,只要他愿意,派出所以后就是他的家,他就是所里民警们的海哥,所里永远为他准备着热水热饭,从此,海哥就吃在所里,这一吃,就是20多年。
别看海哥智力有些残缺,但海哥却是知恩图报的人,做不成农活的他平时总喜欢在派出所内转悠,一旦发现哪个角落脏了,就会拿起扫把,一丝不苟地扫起来,尽管他扫得不是那么干净,但见到的民警都会夸他一声:“海哥,好勤快呀!”这时,海哥便会咧开嘴,呵呵地笑。
民警们说,海哥酷似所里的闹钟,每天天刚蒙蒙亮,海哥矮小的身影便准时出现在所里,他是来提醒民警关值班室内彻夜未眠的灯的,只有看着民警将灯关上,他才像做了一件大事似的,满足地离去。
海哥不喝酒,但酷爱烟,因此,见到海哥,民警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发烟给他。
海哥话很少,几乎只会对民警们说一句话:“叔,忙呀!”说毕还会认真地敬个礼。20多年来,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见到八宝派出所的民警,不管是调走的,还是新来的,海哥都能在众多的人中一眼认出,这时,他就会从人堆中挤过去,凑近民警,亲热地叫声:“叔,忙呀!”至于海哥为什么称呼所里的民警为“叔”,也许,在海哥的心里,自己就是一个孩子,孩子遇到警察都会叫一声“警察叔叔”。
说起来,海哥也算有脾气的人,虽然他平时不会做饭,但从不乱吃别人给的东西,就连他左邻右舍给的也不吃,他只认准派出所和街上的一家饭馆,这家饭馆老板是个好心人,平日很照顾他。
在民警们看来,海哥就像是自己的亲人。在我来所里了解情况时,为了让我跟海哥有更好的交流,一位民警帮我逗海哥说:“海哥,有钱吗?”海哥急忙将头摇得像拨浪鼓,民警又说:“掏口袋来看看。”海哥便在身上大大小小的口袋里翻起来,找出一元、两元的纸币数给民警看,在旁边的我一时兴起,走近海哥说:“海哥,给我点嘛!”海哥急忙将钱藏到了身后。而当民警跟他要时,海哥却从那些为数不多的钱中,抽出了几张,蛮大方地递了过去。
虽然派出所换了7任所长和许多的民警,可海哥与民警的情,却如八宝贡米的醇香,让人回味无穷。
(韦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