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重于矛戟。这句话乃是战国时期荀子所说,大意是和人说善意的话,比送衣服给他穿还要温暖;用恶语伤人比矛戟刺还要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民警群众直接交流的机会多,说话是否恰当、得体,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效率、效果。
我在派出所工作时,有一天所里来了一对闹矛盾的婆媳,那天恰好赶上一名新警值班。事实很快搞清楚:责任主要在婆婆,平时喜欢在媳妇背后说闲话,久而久之,导致婆媳关系恶化,矛盾升级,最终爆发。于是,这名新警直截了当地批评起婆婆的行为:“老人家,你是长辈怎么能背后捕风捉影说晚辈呢?!”结果这位老人刚刚才平息的情绪又被点燃了,在派出所里哭闹起来。这时所长来了,亲切地对老人说:“老人家,您是长辈,别和小辈一般见识,媳妇是自家人,您老了她还得伺候您呢。”所长和风细雨般地讲道理,最终老人心服口服地承认了错误,与媳妇一道回去了。
曾经看过一则关于鲁迅与夫人许广平的故事。许广平把自己写的论文《罗素的话》拿给鲁迅看,鲁迅看后写下评语:“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其余85分都给罗素。”原来,许广平在论文中大段摘录罗素的话而少有自己的见解。这善意又中肯的评语,不仅让许广平明白了自己文章的不足,而且对鲁迅先生更加佩服,这就是善言的力量。
因此,在调处矛盾纠纷工作中,我们民警善于用充满善意且委婉的语言,使之成为调解的利器。
(周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