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电网、戒备森严……这或许是很多人对看守所的印象。而在上海市的看守所,高墙之内的生活却呈现出另外一幅画面:在押人员不仅可以收看电视、读书看报,还可以通过设置在监室的多媒体智能终端查看每天的食谱;患病后不仅能得到免费医治,还可以在心情抑郁时,享受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的咨询服务……规范的执法、透明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在上海,看守所已然成为安全规范管理、展示法治文明的一扇重要窗口。
上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白少康对记者说,近年来,上海市公安机关以看守所“五化建设”为载体,以新一轮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手段,全力打造“阳光监所”、“智能监所”,切实履行监管职能,依法保障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目前,在“五化建设”的助推下,看守所工作已经成为上海公安现代警务机制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安监管工作整体跃上新台阶。
软硬件全面升级,切实保障在押人员权益
全市21个看守所均设立了收押办案和家属接待大厅,启用视频会见系统
在上海市闵行区看守所接待大厅,记者看到,改造后的接待大厅宽敞、明亮,划分为所长接待、驻所检察接待、首席业务接待、律师接待、办案单位接待、家属接待等几个功能区,秩序井然。
接待大厅门口摆放着一台政务公开电子触摸屏,在押人员家属凭专用号码点击进入,不仅可以查询到在押人员大账消费和就医记录,连看守所领导、收押接待岗位民警姓名、警号及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也都一目了然,充分保障了在押人员家属的知情权。
今年年初,根据公安部“五化建设”(看守所勤务模式科学化、执法行为规范化、管理方式精细化、监管手段信息化、设施保障标准化)、“70条标准”,上海市公安局结合自身实际,细化制定出台了上海“100条标准”,而看守所基础设施完善、标准化改造、装备配备正是其中的重要一项。截至目前,上海在此方面已经先后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
目前,上海市21个看守所均设立了收押办案和家属接待大厅,配备了政务公开电子触摸屏,启用视频会见系统,软硬件设施全面改造升级。
在医疗卫生方面,在押人员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突发疾病可得到免费及时救治。上海市公安局监管总队总队长王琦介绍,目前,全市看守所均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了医疗工作社会化,引入社会医疗机构驻所医生150余名,完成了看守所医疗用房建设和各类医疗设施、器材配备工作。同时与就近医院建立了送医“绿色通道”,保障突发疾病的在押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将监所医疗全面推向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了看守所医务力量薄弱的“老大难”问题。
主动服务诉讼活动,全力打造“阳光监所”
律师会见室增加近1倍,网上预约大厅让数据多跑路、律师少跑腿
近年来,上海所有看守所进一步向社会敞开大门,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全力打造“阳光监所”,实行了特邀监督员巡查监督制度,并通过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在押人员家属座谈会等方式,充分展示法治文明窗口建设成果。
8月27日上午,在向看守所民警出示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后,不到20分钟,上海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成浩华就在闵行区看守所专门设置的律师会见室见到了自己的当事人。律师会见室内不仅安装了空调,还配备了单机版的电脑,通过电脑可以查阅案卷内容。这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后,上海市深入推进“五化建设”,切实保障律师会见权利,主动服务诉讼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了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保障律师会见权利,上海市公安局监管总队对全市看守所律师会见室进行了大规模改扩建。目前,律师会见室从原来的109间增加至210间。
此外,上海市公安局监管总队在上海市公安局门户网站上开发建设了“上海市律师会见预约平台”。登录平台后,只需提交律师个人信息,注册平台账户,就可以网上办理会见预约申请,最大限度节省排队等候的时间。
通过这些举措,曾长期困扰律师界的“会见难”、“阅卷难”等问题在上海各看守所已不见踪影。
此外,上海监管部门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主动加强与市律协、律工委等部门协作,在看守所设立法律援助中心驻看守所工作站,由律工委组建律师志愿者队伍,实行律师驻看守所值班制度,定期为被监管人员及其家属提供收转法律援助申请、宣传法律援助制度、进行法律咨询、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等。
向信息化要警力,“智能监所”提升执法效能
民警移动办公终端、监室多媒体智能终端等科技利器逐步推广
在大力推进“阳光监所”建设的同时,上海市公安局向科技要警力,不断加大对看守所信息化建设投入,以“智能监所”建设为目标,让看守所信息化建设驶入快车道。
在全市看守所推广应用智能视频分析报警系统、安防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等智能化管理手段的基础上,上海公安监管部门按照“五化建设”新要求,进一步将信息化手段延伸到监室内,延伸到民警手上,试点应用了民警移动办公终端和监室多媒体智能终端。
上海市公安局监管总队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押人员指纹查询比对终端、防脱逃报警装置等智能化管理手段也正在全面铺开。这些智能化的手段将成为上海看守所警务工作全面升级的利器。
在推进“五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看守所指挥室建设,将其打造成为集信息汇集、指挥调度、执法监督等功能于一体的“神经中枢”。记者在闵行区看守所指挥室看到,通过指挥室的大屏幕,民警可实时掌握在押人员风险等级、各岗位民警履职、基础设施和安防设备运行等情况,综合评估看守所和各监区、监室的安全动态,有针对性地作出勤务部署,即时指挥处置突发情况,确保看守所勤务体系高效运作。
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大力推广和应用,上海市的看守所基本形成了“信息网上走、业务网上办、台账网上建”的信息化工作模式,在提高执法工作效能的同时也规范了执法管理行为,对看守所民警的执法规范化建设起到强力引领和推动作用。
“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从而保障民警各种执法始终在阳光下进行,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切实保障在押人员的权益,这是我们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王琦说。
(记者 张年亮 杨 烨吴 艺)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军队参谋长会议在京召开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军队总参谋长会议在京召开
·上海检察机关与金融监管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
·上海加强自贸区金融法治保障
·上海通报破产案件审判工作情况
·上海闵行:冒充和尚诈骗地摊货变“开光佛珠”
·上海闵行:冒充和尚诈骗地摊货变“开光佛珠”
·[视频]上海火车站反恐演习检验处置能力
·上海公安微博增便民新功能 私信可查交通违法记分
·上海站举行反恐处置演习 特警武警一分钟之内到现场
·上海站演习处置"砍杀暴恐" 三大火车站配备新型流动警务室
·上海新一轮整治黑车行动启动 黑车司机为避执法出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