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袁凯,男,1992年出生,2010年12月入伍,安徽省合肥市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副班长。
【推荐理由】
当兵3年,先后参加1000多次火灾和抢险救援,解救被困人员30多名,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多次受到总队、支队嘉奖。前不久,因为在60米高空赤手救下一名女子,被群众称为“长臂哥”。
一位30多岁女子揣着一把刀、一瓶安眠药,爬上了18楼,翻越围栏站在60米高空边缘,随时都有可能坠落。感情受挫的她万念俱灰,顾不上家中嗷嗷待哺的幼儿,只想一跳让自己获得解脱。
千钧一发之际,一名高个战士悄悄出现在她的身后,起身,弯腰,伸手,双臂缓缓向前探出,猛地一抓,短短几秒钟,将轻生女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双强壮的臂膀引来在场群众一片欢呼。
“太帅了,‘长臂哥’太帅了!”无数网友纷纷留言点赞,亲切称他为“长臂哥”,这名收获网友无数个赞的“长臂哥”就是安徽省合肥市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的副班长袁凯。
事情发生在3月8日8时许,合肥市玉翠园小区一女子因感情纠纷欲跳楼轻生,在苦劝2个多小时无果的情况下,身高体长的袁凯主动请缨承担了这个异常艰巨的任务。60米高空,女子摇摇欲坠,情绪激动,楼下虽然放置了救生气垫,但是救生气垫的安全范围是在15米之内,60米的高空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安全范围。所以救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面对巨大的压力,袁凯丝毫没有退却,在战友的协助下,他异常沉稳,站在小板凳上,隔着1米高的护栏,用自己的长臂,像铁钳一样紧紧地抓住了女子的双肩,将1米开外的轻生女拽了回来,圆满完成了这次难以想象的救援任务。
回忆当时扣人心弦的一幕,“长臂哥”袁凯显得异常的淡定,“这是每名消防队员都会做的”。袁凯当兵仅3年,已先后参加1000多次火灾和抢险救援,解救被困人员30多名,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多次受到总队、支队嘉奖。
今年1月22日,合肥市蒙城北路新华文景苑发生火灾,面对不可知的浓烟和大火,袁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房屋中摸索,成功将被熏得奄奄一息的姐弟俩救出。2月23日,合肥桃花社区瑶池老年公寓发生火灾,袁凯和他的战友们将自己的呼吸面罩交给了生死边缘的老人,凭着自己的机智果敢从浓烟中救出77名被困老人。2013年8月9日,合淮阜高速公路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作为骨干,袁凯和战友们冒着烈日炎炎,硬是从死人堆里救出4个鲜活的生命;2013年10月10日,合肥绕城高速六安方向发生连环车祸,袁凯和战友们成功营救7名被困者。
生命之重,重于泰山。几秒的瞬间与死神作斗争,抢救生命于危难,凭的是为民奉献的坚定信念和宗旨,凭的是消防队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业务技能。60米高空不顾自身安危,看似偶然的一抓,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自信,考验的消防队员的爆发力和敏捷性。
1992年出生的袁凯是淮北人,2010年12月入伍,身高1.86米。袁凯一入伍就被分到救援任务最为艰巨的特勤一中队。身材高大的他并没有什么优势,反而因为协调能力差在训练中处处落了下风。
为提高训练成绩,他每天早上提前起床锻炼,晚上必须完成俯卧撑、仰卧起坐、下蹲起多项固定动作。他在高空训练中身体协调性差,但他毫不气馁,虚心向老同志请教,掌握个中诀窍。在训练挂钩梯时,手腕、脚部的皮肤磕了一块又一块,手上的老茧磨掉了一层又一层。
除了日常刻苦训练外,他将高个子最不擅长却能极大锻炼战斗员耐力、爆发力和灵活性的爬绳项目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刚来到中队的3个月,袁凯天天给自己加压练习爬绳。练多了手指掉皮、起血泡,然后长茧,再掉皮、长茧,如此反复。训练的那段时间,袁凯吃饭时也抬不起胳膊,双手会不停地颤抖。袁凯每天会练习爬绳10次,每次要攀爬20米,一年下来,就是7万多米。这一练就是3年,直到将自己的手练成了“树皮掌”。从1楼到4楼约有20米高,战士们的合格标准是24秒,而袁凯只要约15秒。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和褒奖,腼腆的袁凯显得异常平静。在他看来,这就是一名消防队员应该做的,不管有多么危险,只要人民需要,消防队员就要时刻冲得上。
(文/图 何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