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安委办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开展集中打击客运车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排查治理客运车辆违规运营行为等“六打六治”专项行动,强调对客运车辆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长途客车凌晨2时至5时违规运营等行为,坚决做到“零容忍”;对屡查不改的企业和车辆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曝光;对涉及客车等重大安全事故坚决落实责任倒查。笔者不禁为此叫好。
近年来,因客运车辆严重违法违规运输导致的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已经成为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和损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原因。据公安部统计,2005年至2012年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中,78.7%涉及客运车辆。当前,客运车辆违规运行、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还比较突出,成为潜在的安全风险。而许多客运安全管理环节中的重大隐患根子都在源头,结果却以道路交通事故这样一种形式在末端暴露出来。如果仅靠公安交警一家在路面“单打独斗”,而不从源头彻底解决问题,很难从根本上遏制客运车辆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
客运安全到底应该怎么管?国务院安委会此次部署的这些措施掷地有声、直击要害,真正找准了客运安全“管理难、难管理”的“七寸”。只要把这些措施抓紧、抓好、抓实,就能牢牢地牵住客运车辆和客运企业安全管理的“牛鼻子”。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加强联合检查、联合执法,和有关部门一起共同打击客运企业、车辆违法行为,通过查处一批违法行为、曝光一批违规企业、整改一批突出问题、追究一批责任人员,形成严打严治效应,提高综合监管水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
(尹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