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检察三分院成立一年来规范执法亮点频出

2014-08-25 09:21: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令人满意的“答卷”是怎么来的

  北京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成立一年来严格规范执法亮点频出

  一个刚满周岁的婴儿能折腾出多大动静?一个刚组建一年的单位能有多少作为?近日,记者在北京市检察院第三分院(下称“三分院”)采访时发现:自2013年8月6日挂牌成立、8月21日正式收案以来,短短一年时间,这个新建院结合办案实际,在严格规范执法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用看得见的方式诠释了公平正义的内涵。

  三必谈

  “你有没有聘请律师?有没有受到刑讯逼供?”面对检察官的问题,刚入看守所的贩毒案嫌疑人黄某有些迟疑。见黄某没有作答,检察官又一次讲明用意,并耐心向黄某解释了他应享有的各项合法权益……听完检察官的话,黄某对问题逐一作出了回答。

  这是不久前,三分院派驻北京市第一看守所检察室检察官与新入所人员进行谈话时的情景。从那次谈话中,黄某还了解到,在押人员可以通过检举、揭发等方式立功,从而减轻处罚。几天后,他抛开顾虑,主动向检察官提供了一条数额巨大的贩毒案线索。目前,该线索已被驻所检察室移送三分院公诉部门核查。

  坐落于北京东部的北京市第一看守所,是三分院管辖的监管场所之一。这里关押着全市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羁押人数常年保持在1200人左右。

  和黄某一样,这里的每一位新入所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与派驻检察官进行面对面交谈。此外,所有临时出所人员,所有提出“刑讯逼供”、“牢头狱霸”控告的人员也是检察官们必谈的对象。“这就是我们统称的‘三必谈’。”该院驻所检察室主任杨干向记者介绍,“实际工作中,谈话对象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我们就是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谈心,让在押人员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公正,让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情况无处遁形。”

  针对管辖全市所有重刑犯,所办“命案”(即涉嫌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可能判处死刑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占批捕和公诉案件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实际情况,今年6月初,三分院制定出台了《加强“命案”办理、防止冤假错案工作办法(试行)》(下称《办法》)。“三必谈”正是该院监所检察部门落实《办法》的重要举措之一。

  记者了解到,《办法》共32条,对非法证据排除,依法保障辩护权,受理申诉,开展死刑执行监督,拟不批准逮捕、不起诉案件公开审查,责任认定与追究等6方面内容作出了详细规定。《办法》几乎涉及所有刑事检察部门,形成了贯穿刑事诉讼活动各个环节的监督链条,重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办理‘命案’,关键是怎样做到公正和规范。出台这个《办法》既是加强对‘命案’的办理,也是以此为突破口,整体提升我院严格规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让群众从我们办理的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三分院副检察长申云说。

  一张表

  每个月的最后几天,三分院公诉一处副处长李凯总是格外忙碌。除常规工作外,他要对随时更新的“命案”办理情况统计表进行总结和上报。“通过这张表,案件在审查起诉环节的相关情况一目了然。”李凯打开电脑桌面上的统计表样板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统计表共包含了21项内容,除“案件序号”、“犯罪嫌疑人姓名”、“案由”3项外,有7项与排除非法证据有关,5项围绕辩护人展开,其他项目则涉及法律援助、对拟不起诉案件的公开审查以及线索移送等。

  “你看这两项。”李凯指着统计表向记者介绍,“前一项是‘审查批捕前是否委托辩护人’,后一项是‘未委托辩护人的侦监部门是否及时发出纠正意见’,这两项内容‘暗藏玄机’,它们实际履行的是本环节对上一诉讼环节的监督职能。”

  李凯介绍,在三分院,与办理“命案”相关的每一个部门都设有这样一张统计表,随时更新,每月上报。打开侦监、监所、控申等其他统计表样板后,记者发现,表的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地将规范执法和保障人权放在第一位。同时,每张表里都有一两项内容将所有诉讼环节贯穿起来,彼此监督、环环相扣。

  如今,统计表已成为三分院刑事检察部门在审查“命案”等重大案件时,发现案件问题、总结办案规律、弥补监督漏洞最有效的载体之一,而这也是该院围绕“制度立院”的建院理念、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成立一年来,三分院克服人员不足、业务量大、硬件条件欠缺等问题,从严格规范执法入手,确保办案质量:侦监部门建立了不捕案件捕前沟通机制;公诉部门与北京海关缉私局就非涉税走私刑事案件证据收集等问题形成了《会议纪要》,统一了执法标准;未检部门出台了北京市首个《办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衔接配合工作办法》……

  据统计,自2013年8月建院至今年7月,三分院共办结审查逮捕案件216件318人,办结审查起诉案件127件177人,反贪案件立案15件16人,反渎案件立案6件6人。至今未发现错案和无罪判决案件。

  面对面

  检察机关如何树立良好的公信力?办案工作怎样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三分院的做法是:敞开大门,接受“面对面”的监督,通过严格公正执法,让办理的每一个案子都经得起检验。

  记者注意到,6月初出台的《办法》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对于重大、疑难、复杂、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命案”,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决定前,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实行公开审查。参与审查的人员包括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或专家咨询委员。公开审查可采取公开示证、公开论证和公开答复等形式进行。

  “进行公开审查,让办案工作接受社会各界‘面对面’的评价,既督促办案人员规范执法、公正办案,也最大限度地确保检察机关所作决定能够被双方当事人接受、被社会认可。”申云说。

  办理“命案”如此,开展其他办案工作也是如此。记者了解到,成立一年来,三分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专家咨询委员的作用,通过聘任人民监督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院参观,召开人民监督员案件评议会对案件进行评议等方式,主动接受外部监督。该院各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以公开促公正,用规范执法来最大限度地维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侦监、公诉部门开展律师接待,及时安排阅卷;控申部门坚持带案下访,直接去当事人所在地办理案件;民行部门对所有案件当事人坚持受理后和结案后“两见面”;未检部门对未成年人开展特殊告知、亲情会见、被害方心理援助等……通过一次次的“面对面”,检察机关与社会公众的距离拉近了,每一个诉讼当事人正在从亲身经历的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杨波 支宏伟)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北京高院召开市区两级人大领导交流座谈会
·北京高院为行政机关举办“法庭公开课”
·北京边检举办警营开放日活动
·北京石景山区开展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活动
·北京石景山区司法局开展“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季讲堂活动
·北京顺义区委政法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区委四届八次全会精神 加快推进下半年重点工作

·北京顺义区委政法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区委四届八次全会精神 加快推进下半年重点工作
·北京厦门市公安局举行警械使用专项训练考核比武
·北京房山区法院调研基层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昌平法院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区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
·北京昌平法院在人员调整中贯彻“三项原则”进一步增强队伍战斗力
·北京昌平法院正式实行“无会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