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活动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活动期间,30余家中央及省级媒体记者们齐聚四川,聚焦法治四川建设新进程,截至目前已发出200余篇30余万字的报道;以“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已可搜出3500余万条相关网页……
枯躁的数字,彰显的是法治四川建设以及本次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活动的影响力,而影响力绝不仅限于此。
参加本次活动的媒体记者们,在下笔写出一篇又一篇新闻报道的同时,也收获了他们的启发和感悟;
围坐共话法治的知名专家学者们,对法治四川建设的各项工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更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和祝福;
一直奋战在推进依法治省各项工作一线的各市州相关工作人员们,不论是对依法治市的各项工作,还是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都付出了自己的辛勤与汗水……
在本期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特别报道中,他们都有自己的话想说。
而今,法治四川建设的大业,带着沉甸甸的成绩,带着喜悦和自豪,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和更重的责任,向着更高的目标,继续努力,不断创新。
法治四川建设,载誉踏上新的征程。
法治四川行 省外记者说——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家近50名中央及省级媒体记者全程见证了法治四川建设的实践,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骤雨,清晨出发、夜间赶路,在敬业、不懈的采访后,他们也交出了一篇又一篇的优秀新闻报道。
采访中,大家不断收获着的经验、启发和感动,彼此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活动结束之后,部分媒体记者代表们,也分享了他们对“法治四川行”和法治四川建设的感悟。
在四川感受到浓厚法治氛围
黑龙江法制报 程鸿
到了四川,我不仅感受到四川人民火一样的热情,更感受到了一种浓厚的法治氛围。走在成都街头,不经意间就会看到法治文化休闲广场、法治社区,可见四川省在推进依法治省工作中的扎实有力,贴进百姓,深入人心。
成都市温江区法治教育基地——温江法院给我感触最深:他们将法治精神融入空间的设计布局中,让诉讼参与人通过切身感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国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的正能量。通过打造特色调解室,唤起人们内心的真与善,在法官的调解下,达到情理感化、事理说服,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效果。
若有时间还要好好了解法治四川建设
海南法制报 张英
此次采访感受到了法治落地生根。其中对四川全省法院打造司法公开“三平台”,扎实推进公正司法,立案庭审、执行等各方面的司法公开,树立司法公信的作法印象最为深刻,在海南值得推广。这样的作法不仅节约资源,还大大的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当事人和律师为了案件多次往返法院。其实很遗憾,这次的时间有限,若是有时间一定要好好了解下法治四川建设的工作。
年轻司法干部充满热情和干劲
上海法治报 陈颖婷
通过此次法治四川行,我对四川依法治省有了全新的认识。在采访中,令我感受颇深的一点是基层工作人员乐于奉献的精神。至今记得在雅安雨城区顺路村采访时,一名年轻的司法干部的一席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小的基层,意味着更大的舞台。”这名司法干部大学毕业后,主动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山村从事司法调解工作,一干就是3年。我想,有了这群充满热情和干劲的年轻人,四川的依法治省工作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从“管人”到“治心”四川给出了方向
新疆法制报 王维
有幸受到邀请参加“法治四川行”采访活动,从听汇报,到实地采访,深切感受到四川“依法治省”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强,举全省之力,可谓全国罕见。“法治四川行”采访活动入群众接地气,策划周密,日程合理,采访要点清楚,配合积极,给予参加记者充分的时间,新闻素材充分详实。
采访了法治四川建设的具体实践和经验后,作为来自新疆的法制媒体,我深感新疆在依法治省上与四川的距离。我在《从“管人”到“治心”·四川用新村规民约促依法治省落地生根》一文中提出,如何在基层事务管理上推出创新、有效,百姓乐于接受的“管理模式”,四川省给了一个方向,即从单纯依靠行政力量的旧思路中跳出来,重构社会管理方式,强化共同参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体现百姓公共意志,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实现从“管人”到“治心”,这是启发之一。
“法治四川”品牌叫响全国
山西法制报 杨锐
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活动尽管已经落幕十多天,但它带给兄弟法制报的冲击与影响却久久未曾散去。高规格的依法治省职能机构配置,充分彰显出四川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法治四川进程的坚定信心;高密度的典型经验介绍,有力说明了法治四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于依法治国地方实践的不断探索;高分贝的叫响“法治四川”品牌,则是把“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的四川模式形成一种无形资产,润物有声的走出了大西南,推广到全国。
建设法治四川 专家学者说——
8月4日下午,江平、胡建淼、莫于川、魏明伦、顾培东、刘守民这六名来自全国或川内的法学名家或业界翘楚齐聚一堂,“共话法治”,展开了一场以见证法治四川新进程为主题的“高峰座谈”。
这些“名家”们用独到的视角和见解,睿智、犀利的言辞,充分肯定了法治四川建设的各项工作、肯定了本次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活动的意义,也为法治四川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这场“高峰座谈”,为前来采访的中央及省级媒体记者们奉献了一场“思想盛宴”,也掀起了本次活动的第一轮高潮。
江平>>>
四川依法治省很多创新“很可喜”
我觉得在今年召开四中全会之前,四川在扎实部署推进依法治省各项工作中,很多东西都很有创新,这点“很可喜”。其中四川省依法治省工作将省委领导放在第一位,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比仅仅由政府来推动要好得多,因为在依法治省工作中处理好党政关系非常关键。
胡建淼>>>
此前从没参加过“法治行”
对于这个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活动”我第一感觉就是新鲜。我参加过大大小小许多活动,有这个行,那个行,从来没有参加过法治行,现在看来这个创意很新颖,内容也很有意义,能够参加这个活动我很开心,也希望四川省能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莫于川>>>
四川依法治省《纲要》亮点多多
我拿到了《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和工作要点,感受到了其中的很多亮点,而且逐项分解到了具体的单位来抓落实,这是一个真心实意,推进法治进程的表现。依法治省,建设法治四川,是四川贯彻中央精神的具体行动。这种地方提出依法治理的方针,成为了法治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的一种努力过程,一种机制,一种阶段。
顾培东>>>
法治建设在四川全局工作中地位不断提高
我作为生活于四川本土的一个法学理论工作者,近年来我实实在在的看到了四川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进展,也参与了其中的一些工作,可以说近年来法治建设在四川所受到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法治建设在四川全局工作中的地位也是前所未有的。
法治建设正逐步成为省内各级党政组织的一项中心工作,这既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这一方略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也展示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地方社会治理的理念及方式。
魏明伦>>>
法治已经逐渐形成了共识
我在2004年8月写的骈文《法治铭》中说:法制与法治,“刀治”或“水治”,毫差之厘,天壤之别。因为法治和人治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要让法治取代人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如今,“依法治国”和四川“依法治省”的提出让我欣慰,因为这说明法治已经形成了共识。
我能参与“法治四川行”活动感到很幸运,作为一个文学家,在这样一个平台,对于先进的法治观,我努力做出了自己的表述,也算对法治观念的推广尽一份力。
刘守民>>>
深感四川依法治省的决心、力度和诚意
通过此次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依法治省的决心、力度和诚意。我能参与此次“法治四川行”活动感到很荣幸,活动给大家提供交流平台,我听了各位专家的讲话也学到了很多。
推进依法治市 市州负责人说——
8月6日至8日,来川参加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的媒体一行兵分五路,分赴全省13个市州,聚焦各地的依法治市工作。13个市州的依法治市办超前谋划、积极准备,为记者准备了详实的素材和丰富的采访点位,并全程参与、配合了本次采访活动,采访活动“市州行”非常成功。
各市州依法治市办相关负责人也对这次活动的形式予以了高度评价。活动结束后,各地围绕本次活动对当地依法治市工作的推动意义和启发作用,反馈了他们思考和声音。
第一组:成都、德阳
●成都市依法治市办相关负责人
“法治四川行”是一次点面结合的聚焦
将省外多家媒体请到四川,足以说明省委对全省推动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视。这次“法治四川行”活动既有法学界专家和基层优秀法治人物座谈,又有权威部门通报和基层点位走访,可以说点面紧紧结合,充分将基层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展现了出来。
●德阳市委副秘书长、市依法治市办主任廖立新
“法治四川行”是见证更是激励
媒体朋友对德阳市依法治市新格局作了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挖掘、总结和报道。这既是高度职业敏感和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法治进程的共同见证和重要参与;既是基层落实依法治省工作的激励和监督,又是对全市下一步工作的强力推进。
第二组:泸州、内江、资阳
●泸州市委副秘书长、市依法治市办主任赵权
转变观念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
泸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以来,各级领导都在思考怎样结合自身的职责来推进依法治理各项工作,共同的履行好行政权力。这次活动对泸州法治工作的推动很大,用更高的视野,帮助我们理清一些工作思路,对未来工作开展很有启发。
●内江市委副秘书长、市依法治市办主任林峰
发挥媒体力量加强法制宣传
这次的活动不管是事前准备还是事后宣传,给内江的法治工作都起到了指导作用。内江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环境的支撑和保障。这次的宣传,是我们抓好依法治市下一步工作的动力。原来我们只注重怎样抓,而如何从宣传的角度来全方位的推进依法治省、依法治市工作,此次活动给了我们启示。
●资阳市委副秘书长、市依法治市办主任秦后权
突出资阳特色加快法制建设
这次媒体对资阳一些特色亮点的采访,实际上是资阳进一步的推动依法治市、建设幸福资阳的有力途径。有利于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依法治市各项工作的同时,把资阳的特色和亮点做得更优更好,从而对推动资阳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三组:甘孜、雅安
●甘孜依法治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立足州情推进法治甘孜建设
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活动,充分体现了法治建设正逐步成为省内各级党政组织的一项中心工作。立足州情,州委州政府确定了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的战略定位。推进法治甘孜建设是构建和谐甘孜的重大方略,是助推全州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
●雅安依法治市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将依法治市与灾后重建紧密结合
此次活动是对我市前段工作开展情况的一次回顾和检查,也是对我市进一步落实好省委依法治省工作部署的鼓励和鞭策。在下步工作中,我市将努力把依法治市与灾后重建紧密结合,突出重点,及时查漏补缺,确保2014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第四组:广安、南充、遂宁
●广安市委副秘书长、市依法治市办主任李远纪
用宣传激励干部群众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热情
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活动不仅向社会宣传了我市推进依法治市的具体举措、典型经验,营造了依法治市浓厚舆论氛围,更重要的是引起广大干部群众对依法治市工作的高度重视,激励了市民参与依法治市的热情,进一步推动了受采访单位的工作。
●南充市委副秘书长、市依法治市办主任郑雄
在清醒认识中坚定抓好法治的信心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全市法治建设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既看到了我市有全国首创的政务公开体系标准化建设、全省首创的阳光中途之家等13个特色亮点,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既有成就感,也增添了紧迫感和危机感。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创新的思维推进法治建设,为南充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遂宁市委副秘书长、市依法治市办主任韩麟
推动法治遂宁建设更上一个新水平
这次“法治四川行”采访活动一方面把遂宁的四级联动推进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特色亮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了宣传,这是对遂宁依法治市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继续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的莫大鼓舞;同时又督促我们进一步正视不足、改进工作,将有力推动法治遂宁建设更上一个新水平。
第五组:眉山、宜宾、乐山
●眉山市委副秘书长、市依法治市办主任吴江
聚焦眉山社会治理独特探索
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从不同角度对我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了有影响、较集中的宣传报道。特别是我市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诉非衔接”工作体系、“维稳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一篇篇生动详实的报道,充分聚焦了眉山在社会治理方面所作的独特探索和创新实践。
●乐山市委副秘书长、市依法治市办主任黄东升
关注我市创新做法创造依法治市良好氛围
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在我市的集中报道,为我市继续深入推动依法治市提供了良好和积极的舆论氛围。“钥匙警察”屈成斌等基层典型人物、犍为县公交站台普法等创新做法,也都得到媒体的热烈关注,这提升了我们进一步开展依法治市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宜宾市委副秘书长、市依法治市办主任曾健
坚定依法治市信念 将法治贯穿始终
我市以仙峰苗族乡“一月一学法”“一村一干警”为代表的一些创新做法,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肯定,这使我市坚持依法治市的信念更加坚定。我市将继续坚持把法治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相信在媒体和舆论的引导下,我市法治氛围将更加浓厚。(记者开永丽 曾晶菁 夏修露 陈博 宋锫培 见习记者 兰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