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板”、“包工头”、“总经理”……从事禁毒工作以来,付杰20余次乔装深入虎穴,与毒贩斗智斗勇。
走进付杰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个四层木柜子里装满了书,有禁毒法、刑法和犯罪心理学等书籍。付杰说:“有空时,我就翻翻这些书,当卧底的不掌握这些知识,很容易露馅。”
在柜子里,记者还发现了十几本工作日记,上面清晰记录了付杰侦破的每一起案子,有破案的详细经过、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在这些工整的文字中,记者依稀可见那些惊心动魄的缉毒瞬间。
“写这些笔记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提高能力。”付杰说,与心狠手辣的毒贩作斗争,随时都要经受他们的试探,一不小心就可能面临危险。除了总结经验,还要了解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毒贩“道上”的规矩,会讲“道上话”。
“每次侦查前,我都要花大把时间将自己扮演的角色、即将碰面的毒贩和相关信息记得滚瓜烂熟,随时做好准备,应对毒贩的试探。”付杰笑着告诉记者,“侦查时要忘掉自己的警察身份,把自己也当成‘毒贩’,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角色’。”
与毒贩打“心理战”
2009年春节期间,付杰在破获一起零星贩毒案件时得到一条线索,贵州省盘县籍男子左氏兄弟频繁活动于黔西南各地,手中有较大数量的海洛因急于脱手。
案情不等人,付杰的“虎”劲又上来了。那些天,付杰和战友们吃住在办公室。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案情研究后,付杰悄悄留下了一封“家书”,没和家人打招呼,就以“胡老板”的身份驱车200公里来到盘县,打入毒贩团伙内部。
左氏兄弟贩毒在“圈里”是出了名的谨慎。如何取得他们的信任?付杰下了一番工夫——他通过中间人前后四次约左某到盘县县城吃饭。每一次吃饭,左某都会有意无意地试探一下付杰,但都被他一一应付过去。
“兄弟,什么时候交货?”经过4次接触,付杰基本打消了左某的疑心。他意识到该与左某谈“交易”的事了,左某思量一番后,决定约付杰去他家吃饭。
那是一个阴冷的下午,付杰裹着大衣,只身带着10万余元现金前去“交易”。左某见钱是真的,数也对得上,进一步打消了顾虑,但还是非常谨慎。左某说:“‘货’不在家里,你放心,肯定没问题,明天我们就交易。兄弟今晚就住我家吧。”
毒贩想干啥?不会是不信任我吧?怎么能让他早点交易?付杰的脑子里闪过一个个问号。
突然,他灵机一动,指着左某的鼻子就发了狠话:“兄弟,我钱也带来了。信不信得过我,你自己看着办吧。你不会是耍我吧?我带着这么多钱住你家,怎么能放心呀!要么现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否则这单生意就免谈了。”
“当时我就想抓住毒贩急于出货的心理,使用激将法,看他怎么办。”付杰回忆。这个办法果然奏效。左某态度变了,立即打电话通知他哥左某某去取货。
就在称毒品重量时,付杰伺机发出信号,接应的民警成功将左氏兄弟抓获,现场缴获海洛因123克。“你是警察,怎么可能呢?”左某被抓之后,半天也没缓过神来,第一反应就是瞪着眼睛直问付杰,死活不信刚才还和自己在家吃饭、聊天的“胡老板”居然是警察。
生死线上的较量
“毒品犯罪是重罪,贩卖超过50克海洛因就可以判死刑。”付杰说,毒贩一旦被抓住,可能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会拼死反抗。
而且,抓捕毒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赃俱获”,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近距离接触。因此,每一次卧底,付杰都是在刀尖上跳舞。
左氏兄弟落网后,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付杰和战友们连夜赶往兴仁县下山镇,准备抓捕左氏兄弟的“上线”吴某。
夜黑如墨,寒风刺骨。为了不惊动毒贩,付杰带着民警在吴某家门前蹲了半宿,手都冻僵了,硬是纹丝没动。当吴某骑着一辆摩托车准备外出时,付杰一个箭步冲出去,迅速将摩托车拉倒。
吴某见逃脱无望,反手就朝付杰的左手腕狠狠地抓了下去,瞬间撕掉了一大块皮,鲜血顺着付杰的手腕“嘀嗒嘀嗒”往下流。付杰忍着疼痛,与战友们一起将吴某抓获。
事后,付杰才知道吴某是个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经过县疾病防控中心的化验和半个多月的观察,结果显示付杰没被感染。“万幸啊,如果感染了那病,我的家人怎么办?”付杰觉得后怕。
记者:付杰工作时是什么样的状态?
姚茂华(安龙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内勤中队中队长):他就是个“工作狂”。只要有重大任务,他经常是通宵的干。好多时候,他就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凑合着睡一宿。他带头干,谁还敢含糊?每次卧底之前,哪怕是三更半夜,我们都会召开一个案情分析会,研究每一个细节。
记者:付杰跟你们的关系怎么样?
裴晓山(安龙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一中队指导员):我和付杰一起在禁毒战线上搭档7年,也是警校的同学,是“生死兄弟”。他不仅跟我的关系很“铁”,跟队里的每个民警都很“铁”。为什么会用“铁”这个字来形容我们的关系呢?主要原因是:生死关头,他总是会挺身而去,甚至当“挡箭牌”——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我们。
记者:不管谈什么大案件,你脸上总是很淡定。你卧底时也从来不紧张吗?
付杰:哈哈!可能是与毒贩长期打交道的原因吧。打入一帮穷凶极恶的毒贩内部,不紧张那是假的。但是,哪怕你后背都是汗,表面也必须淡定,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容易被人识破。
信仰是照进生命的阳光
卧底,时刻面临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其中的危险性不言而喻。扮演“无间道”里的角色,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没有灵活机智的头脑、没有直面生死的胆气、没有忠诚不渝的品格,就会将这个角色演“砸”。
付杰深知这些道理。所以他学的东西很多,从书本上学知识、在实践中学技能。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把行军床摆到了办公室,随时准备“打仗”;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将生死置之度外,与毒贩展开殊死搏斗。
“无间道”里学问多。除了必备的业务技能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力量,驱使他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正如付杰在日记里写的:“信仰,是照进生命的阳光。”
采访:“西部行”赴贵州
采访组执笔:记者 李昌林
摄影:记者 沈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