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法治淮安”建设十年成果发布 群众满意度六年提升4.9个百分点

2014-08-20 08:25: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8月19日上午,江苏省淮安市委政法委、宣传部、淮安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举行法治淮安建设十年成果新闻发布会,介绍《法治淮安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10年以来,淮安市推动法治创建体系机制建设,倡导法治思维、坚持依法办事、推动阳光执法、加强法治惠民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发布会透露,淮安市目前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2.4%,比2008年度首次开展测评的87.5%上升了4.9个百分点。

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亚青介绍,通过紧紧依托法治县区和法治城市创建两大载体,依托大胆实践,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切实推动法治淮安建设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各级党委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进一步提升。

淮安市政法委副书记朱锦在发布会上重点从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惠民四个方面作了介绍。

在依法行政方面,自2007年起淮安市在苏北率先建成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平台,直接覆盖全市43个市直、8个县区和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两级所有拥有行政职权的部门和单位,实现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共计11类4500多项行政事项全部在网上阳光运行,权力网上运行实现了全覆盖。淮安市自2006年起在全国较早建立起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累计完成稳评事项2804个,因风险较大、群众反对暂缓或不予实施33个。

在公正司法方面,通过推进“阳光司法”,淮安市中院开通网络庭审直播和个案网上查询系统,全面落实生效裁判文书网上公开,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称号。淮安市委政法委还在全省率先组建了由120人组成的执法监督工作专家库,组织开展“百名专家评百案”活动,用专业力量提升司法公信力。淮安市公安局在全省首家编发了《执法操作指引》,进一步规范公安执法行为。淮安市司法局通过推进基层法律服务“1+1+4”工程,明确1名律师和1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挂钩服务4个村居,完善“一村一顾问”和城市社区法律工作站建设,实现村(社区)法律服务覆盖面达95%以上。

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淮安市通过全面实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制度,切实把好领导干部任命“法治意识关”,并通过推进青少年教育防范工程、企业管理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借助党建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基层干部普法教育、建成748个社区大众法治文化阵地等举措,有效提升了干部群众法治思维习惯的养成。

在法治惠民方面,自2008年起就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为残疾人、妇儿、老年人、农民工、职工、企业、见义勇为、涉军、消费者、纳税人服务的市、县两级“十大维权中心”,共受理10792件维权案件,办结率达97.73%。淮安市还在全国首创阳光信访和“126”信访工作新模式,引导群众通过网络、短信、手机、电话、视频反映信访诉求,目前电子信访占比由过去的5%上升到51.2%。记者丁国锋

[责任编辑:陆然]
相关报道

·江苏淮安警方举办“反宣币”集中整治宣传教育活动
·江苏淮安清浦区法院女执行法官刘卫花
·江苏淮安清浦院庭长带头办案
·江苏淮安中院干警家属孙红兵追忆丈夫李涛
·江苏淮安消防“练为战”备战青奥会
·江苏淮安:严查医卫领域职务犯罪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江苏淮安:严查医卫领域职务犯罪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江苏淮安:对二审案件成功和解化解社会矛盾
·江苏淮安清河:视频接访赢得群众“点赞”
·江苏淮安创新信访指数随时全面“体检”
·江苏淮安淮阴区法院:让青春走在阳光下
·江苏淮安市金湖组织全体民警开展手枪理论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