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文化随笔

蟋蟀鸣秋

2014-08-19 11:23: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当暑气渐退的时刻,秋风就挥起了拳头,来抢夏天的地盘儿了。蟋蟀是伴随秋天登场的昆虫,为了庆祝胜利,它一会儿弹琴,一会儿歌唱。

    蟋蟀的别名叫促织,我们苏北地区叫蛐蛐儿,因其能鸣善斗,自古便为人所饲养。

    我小时候捉蟋蟀,目的就一个:留着斗。蟋蟀的厮杀常常把儿童的激情抬举到战争的高度。我们为什么对斗蟋蟀这样乐此不疲,现在回想起来,大概蟋蟀的争强好胜与男孩儿的天性有相似之处。

    捉蟋蟀的工具一般有两种:一是通条,即一根一端砸扁了的8号铁丝,对着蛐蛐儿洞捅;二是蛐蛐罩儿,把蛐蛐儿捅出来,罩作网用。逮蛐蛐儿是个细活,在小孩子眼里一点不比警察执行抓捕任务轻松。为了抓到一只蟋蟀,我们常常先屏住呼吸,竖起耳朵给蟋蟀的叫声定位,然后用气吹,用通条捅,小孩能想到的办法全部用上。此后的斗蟋蟀更好玩儿。我们把新抓来的两只蟋蟀放在一只垫有沙土的陶罐里,就是一罐二“虎”,由着它们厮杀。假如两只蟋蟀不斗,那可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我们用气吹,用草棍儿拨,像斗牛士一样,一定要挑起一场战争。两只蟋蟀像古罗马角斗士一样,越拼命,我们越高兴。当一只蟋蟀取得胜利时,就会兴奋地抖动双翅,发出“唧唧唧”的叫声,两只须子像水袖,在舞。如果昆虫界进行戏剧表演选拔,蟋蟀的扮相一定是喝断当阳桥的张飞。

    蟋蟀是秋天的歌者。蟋蟀的鸣叫在历史的深处留有深深浅浅的痕迹。《诗经·国风·唐风》的《蟋蟀》一章吟:“蟋蟀在堂,岁聿其逝。”杜甫在《促织》唱:“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诗经》也有关于蟋蟀生长过程的描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人流沙河还写过一首诗《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落在你的院子里,夜夜唱歌。”

    在流沙河老先生的眼里,蟋蟀是两岸同胞的使者。

    蟋蟀的鸣叫也是秋夜里闪烁的星星。一只蟋蟀在唱,百只蟋蟀在唱,唱得最响的是领唱。于是,夜幕里到处泼洒着蟋蟀的和弦,它们的歌唱比人类的歌唱还要热烈、庄严、认真,它们的歌厅以大地作舞台,以夜空作顶棚。(刘开学)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