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李延访:坐在硬板凳上“歪着屁股”细心服务群众

2014-08-19 10:31: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7月24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恰逢贵州省桐梓县花秋镇五天一次的赶集日。上午7时刚过,不少商铺已经开门营业,街面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在花秋镇环镇路上,一位走路微跛的中年男子行色匆匆。“李所,上班呦”;“李所,吃早餐没得”……一路上,不断有人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也爽朗地向大家问好。

    这个走路微跛、群众熟悉的“李所”,正是本报“西部行”赴贵州采访组关注的对象之一——桐梓县公安局花秋派出所户籍民警李廷访。

    ●脸熟

    “乡里乡亲的,啥时候找我都没得问题”

    “李所,我报名参加了摩托车驾驶证考试,手机坏了,没收到通知,错过了考试,怎么办啊?”记者随李廷访前往派出所的路上,有人迎面走来。

    “你错过了这次考试,可能需要再等一个月。”

    摩托车驾驶证考试业务并不是李廷访的工作范畴,为什么问他?“我在户籍窗口工作了11年,大家对我脸熟。”李廷访说,摩托车驾驶证考试报名信息表存放在派出所的接处警室,“平时多翻看几遍就摸索出了‘规律’”。

    何止对他脸“熟”,大家对他的手机号码也熟,很多人有事都会打电话找他。

    李廷访说:“在福建打工的小李昨晚打来电话,他说前两天雨水较大,亲戚家的房屋倒塌了,想寻求政府的帮助。但是,他不知道具体申请流程,于是就打电话给我了。”

    “我手机24小时开机,乡里乡亲的,啥时候找我都没得问题。”李廷访继续向前走着。从李廷访家到派出所,需要经过3个坡道。记者注意到,他的右脚每次抬起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向外轻甩一下。

    ●心细

    老人眼花、不会写字,他代为填写相关信息

    7时25分左右,刚走到派出所的院坝,李廷访看到一位老人蹲在户籍室门口,立即迎了上去。

    老人是岔水村村民曹先其,今年72岁,来派出所为刚出生不久的孙子办理入户手续。

    拆开老人携带的快递件,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材料齐备。老人说:“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没时间回来给娃儿上户口,快递的证件昨天下午才收到。”为了早点给孙子上户口,他拿着快递就往镇上赶,天黑了才到,晚上住在了亲戚家里。

    曹先其年纪大了,眼睛有点花,并且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新生儿入户的相关信息,他请求李廷访代为填写。写完后,李廷访一项一项为曹先其宣读。确认无误后,曹先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我们这里,很多年轻人在外面打工,不少家庭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李廷访说,“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不懂户籍政策,需要耐心进行解释说明。”

    ●和气

    “群众跑一趟不容易,我们服务好点是应该的”

    从8时30分开始,户籍室里的人越来越多。李廷访告诉记者,每逢赶集,来户籍室办理业务的人特别多,有时候一天要办理200余件(次)。

    “我们这里山高路陡,爬坡上坎,从村里来一趟镇上,有的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有的甚至需要提前一天往镇上赶。”李廷访说,“群众跑一趟不容易,我们服务好点是应该的。”

    “不着急,下一个就轮到你了”;“放心,这个业务不复杂,你带的材料也齐全,马上就给你办好”……面对众多前来办事的群众,李廷访不停地接收各种材料,办理各类户籍业务,回答各类问题。

    记者注意到,整个上午,李廷访几乎一刻都没有停歇,甚至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李廷访对待群众和气的态度却始终如一,还时不时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前来为办事村民作证明的岔水村党支部书记郑凯说:“他对待群众脾气好是出了名的,我跟他打交道这么多年,从没见他跟老百姓红过脸。”

    ●负责

    “能办的立即办,啥时候办完啥时候下班”

    查找资料、录入信息……匆匆吃完午饭,趁着办事群众也到附近去吃饭的间歇,李廷访在派出所档案室和户籍室之间穿梭。

    户籍室的休息椅上坐着一名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焦急地等待着。李廷访询问得知,该女子1999年外出打工,后来和安徽籍男子结婚。今年孩子出生,准备为孩子办理入户时,她才发现自己的户口已经丢失,这次专程回来是为了恢复户口。

    “终于找到了!”在档案室,李廷访查到该女子的户籍原始档案后高兴地说道,“如果没有找到原始资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走访调查取证工作。这下就好了,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

    回到户籍室,录入询问笔录、扫描证件、拍照留证……由于恢复户口程序相对复杂,为该女子办好相关手续,已经是下午5时30分。

    记者注意到,李廷访的办公位上有一把软椅、一把硬板凳,他经常坐的是硬板凳,而且常常是半坐在板凳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起身站一会儿。一位办事群众说:“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他早年间受过伤,这些年都是‘歪着屁股’为百姓服务啊。”

    “能办的立即办,啥时候办完啥时候下班。”李廷访说。下午6时30分许,最后一名办事群众满意而归。当天,他坐在硬板凳上“歪着屁股”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170余件。

       心态好

    满意度自然高

    一拨接一拨办事的群众,一个又一个“熟悉”的问题,一项又一项标准的业务……这一天,记者对户籍窗口工作的忙碌、单调、枯燥有了切身感受。

    “群众跑一趟不容易,我们服务好点是应该的”;“能办的立即办,啥时候办完啥时候下班”……这一天,李廷访始终如一的细心、和气态度和负责精神,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边是忙碌、单调、枯燥,一边是细心、和气、负责,二者怎么和谐统一?说难也不难,正如李廷访所说:乡里乡亲的,他们的事就是我的事,哪里会感觉枯燥?心态好了,啥都不是事儿!

    好一个“心态好”!这朴实的3个字,蕴含着“为民、务实”的真谛,也彰显着这位西部基层民警可贵的情怀。有了这样的好心态,群众满意度自然也就高了。

    采访:“西部行”赴贵州采访组

    执笔:记者 黄明健 沈磊磊

    摄影:记者 周文学 黄明健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