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山西沁县人民法院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侧记

2014-08-19 10:13: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西法制报 

    地处上党北大门的沁县法院是全国优秀法官、亲民院长王天祥生前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王天祥离开他的战友们已近八年,但他的继任者,现任院长李建平及党组一班人接过王天祥的接力棒,发扬亲民、爱民精神,传承清廉为民作风,创新司法为民举措,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亲民爱民教育不断线

    在沁县人民法院荣誉陈列室,摆放着该院近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牌,陈列着王天祥同志生前的先进事迹简介,《人民法院报》等相关媒体刊发的通讯报道,以及王天祥先进事迹拍摄的《亲民院长王天祥》电影剧照。这里不仅仅是荣誉的陈列室,更是该院法官接受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一批批大学生法官进入该院后的第一堂课,就是在院长的带领下,参观荣誉陈列室,随着解说员动情地解说,这些年轻人被王天祥亲民爱民的精神所感动,被他艰苦奋斗、省吃俭用拼搏建院的精神所折服。该院院长李建平告诉记者:“王天祥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我院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教材,学习和传承王天祥精神,可以为法院干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增强抵御‘四风’的免疫力。”在李建平院长任职的五年中,这样的教育常年不断线,它像一粒粒生命力顽强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干警的心中,生根开花,繁育成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清廉为民旗帜不褪色

    清廉为民作风是沁县法院的传家宝和一面旗,为使这一旗帜永不褪色,院长率先垂范。李建平院长经常告诫干警,清廉为民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头禅”,不是“站在水边不湿脚”,必须“出水才看两腿泥”。他这样要求自己,也要求干警。

    八十多岁的王老汉是故县村的一个孤寡老人,今年六月初,在一场大雨中王老汉家的三间东房倒塌,房屋倒塌的砖头瓦块泥土把东边的一条小巷堵塞,紧挨通道东边的邻居武某的西房因排水不便影响到房屋安全,武某要求王老汉拉走倒塌房屋的砖瓦碎块,但老汉年事已高,无能为力。无奈之下,武某找到法庭,要求依法解决。法庭庭长李瑞了解情况后,及时向院党组作了汇报,李建平院长当下拍板,抽调了13名年青干警,由分管院长带队,雇佣了一辆小铲车和一辆三轮车赶到案发地。在33度的高温下,法院干警挥锨装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劳动,把倒塌房屋的建筑垃圾全部清运完毕。见此情形,武某当场申请撤诉。面对一个个满身汗水的法院干警,王老汉激动地说:“多亏了你们法院人哪,要不是你们,我这把老骨头猴年马月也做不了这件事。”围观的群众纷纷说:“法院人就是不一样,有老八路的作风。”

    与时俱进创新司法为民

    司法为民是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代代沁县法院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法院装备科技含量的提高,该院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司法为民的新举措。

    加大审判法庭建设的科技含量是该院提高审判质效的新举措。2013年以来,该院筹措资金在每个审判法庭安装了录音、录像设备,既促进了法官严守庭审纪律和驾驭庭审能力的提高,又推进了审判公开的信息化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让当事人走进立案大厅,根据自己所需,即可享受到一条龙式的诉讼服务。与此同时,立案大厅还通过电话预约、微博预约和网上查询,为当事人足不出户提供诉讼立案服务。仅2014年上半年,立案庭就为当事人提供预约服务、电话服务高达50多件,庭前调解、速裁案件31件。

    现代化手段服务和传统便民服务两条腿走路相结合是该院司法为民的又一举措。近年来,该院各民事审判法庭和人民法庭有50%以上的案件都采取了巡回审判的方式办理,使这一传统的便民诉讼方式又绽放出新的力量,巡回法庭被人民称为“家门口的法院”。(记者 潘帅)


[责任编辑:陆然]
相关报道

·山西太原铁路中院对大同铁路法院进行司法巡查
·陕西榆阳法院:伪造证据妨碍司法公正 法院处罚彰显司法权威
·山西翼城县法院邀请人大代表观摩庭审
·陕西武功法院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有特点效果好
·山西祁县法院党风廉政建设侧记
·陕西吴起法院:院领导办案实现常态化

·陕西吴起法院:院领导办案实现常态化
·山西:以视察为契机进一步改进法院工作
·陕西渭南中院组织召开全市法院审判质效推进会
·山西陵川县法院开展行政执法专项培训
·陕西合阳县法院:开法官讲堂 促业务学习
·全国人大代表视察山西法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