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西

广西南宁依靠群众力量积小安成大安 平安建设真心换民心实干赢点赞

2014-08-19 08:29: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今年上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继续保持上升势头,由去年第四季度全区排名11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第9位,再到第二季度升至第7位。

“南宁市平安建设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充分依靠群众,全心服务群众,为百姓做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从而得到了群众支持。”南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朱育兆介绍说。

平安文化活动如火如荼

每当华灯初上,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定西村加坡的球场上总是热闹非凡,白天在田间地头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聚集在这里进行篮球比赛。场上,队员们打得热火朝天;场下群众呐喊助威,替补队员则在场边摩拳擦掌……一派和谐、多彩的农村生活景象。

“这都是市里着力打造平安文化建设所带来的新变化。”长塘镇党委书记黄家亮说。今年以来,在市、城区支持下,该镇基本实现了村村有球场、读书室、文娱活动室,组建了24支文艺队,经常开展健康向上、传播平安的文艺活动,社会风气越来越好。村民们说,现今的长塘镇“球场多了,赌场少了;正气多了,邪气少了;笑声多了,哭声少了”。

像长塘镇这样以文化建设促进平安建设的乡镇在南宁已经遍地开花。自去年下半年起,南宁市提出了打造平安文化,用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丰富百姓生活,挤压黄赌毒生存空间,用文化软实力打造平安硬基石的思路,指导各县区建设和完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组建文体活动队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文化活动,把平安知识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表现出来,对群众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平安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平安建设宣传工作搭建了平台,拓宽了渠道,南宁市的平安建设宣传效果明显提升,群众对平安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人积小安,共建大平安”。

平安创建充分依靠群众

62岁的隆安县布泉乡龙会村8组村民李梅钊,早年是村委会干部,退下来后他成了村里的一名综治维稳助理员。在南宁,像李梅钊这样的助理员有10000多名,由当地综治部门聘请,遍布各乡镇、村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叫“三土六员”。“三土”即“吃土菜、讲土话、化土事”,“六员”即“普法宣传员、综治维稳信息员、村(居)维权员、村(居)民矛盾调解员、特殊群体帮教员、平安建设助理员”。自组建以来,这支队伍发挥地熟、人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履行“六员”职责,成为基层平安建设的生力军。

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他们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82件,提供涉稳信息3640条。

在农村有“三土六员”,在社区则有“社区网格员”。南宁市综治办在西乡塘区北湖街道办试行社区网格化和信息化管理,把社区管理区域按每500户或1500人为单元,划分若干网格,每一个网格配备两名或多名网格协管员,每日协助开展网格内信息采集、安防巡逻、矛盾纠纷调解、政策宣传等社会治理工作,并通过智能手机信息网络平台,向网格管理中心上报信息或接收指令,解决居民反映的各种问题。

依靠群众力量,聚小安成大安。南宁市各级综治部门注重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全市124个乡镇(街道)成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1670个村(社区)建有综治工作站,设有综治专干1831名,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治维稳工作网络,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同时,全市组建群众性义务巡逻队伍近30000人,在常态下配合公安民警开展治安巡逻防范,确保了各大节日和重要节点南宁社会安定和谐。

平安建设成果惠及群众

近年来,由于物防技防欠缺,农村耕牛被盗案频发,引起了南宁市政法综治部门重视。

自今年起,南宁市综治办先行在江南区那廊村茯坛坡和武鸣县英俊村试点“电子牛栏”建设,下拨扶持资金,发动村民利用村闲置集体土地建设统一牛栏,并在耕牛集中圈养场所及进出村主要路口安装高清摄像头,牛栏围墙安装红外线报警系统,只要有不速之客非法闯入,就自动报警并把信息发送到治安联防队员手机上,形成完整的安全防范网。同时建立了治安联防组织,对进出村路口进行监控,形成统一报警、自我防范、群防群治的整体结合。

试点村“电子牛栏”的建设,有效防范了耕牛被盗。为此,南宁市政府将“电子牛栏”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力争年内建成“电子牛栏”200个。

与茯坛坡村民不再担心耕牛被盗相比,南宁市西乡塘区万秀村村民所感受到平安建设带来的好处是全方位的。

万秀村是南宁市人口最多的城中村之一,辖6个村民小组,面积0.8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380人,流动人口约5.7万多人,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严重倒挂,治安情况复杂。

对此,南宁市综治部门指导该村推行城中村治理创新试点工作,以“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便民化服务、立体化防控”为抓手,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对村中的治安状况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建立网格员队伍,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便民服务点等。

今年上半年,万秀村总警情同比下降45%,各类案件、矛盾纠纷下降50%,群众安全感显明提升,对政法综治部门点赞的村民成了绝大多数。

用真心换民心,以实干赢点赞。这是南宁市政法综治部门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的“秘诀”。

本报记者莫小松 本报通讯员文雁农绍海

[责任编辑:陆然]
相关报道

·广西南宁聘请96名消防廉政监督员
·

“天地联网”强防管 深入打击促平安 南宁高新区“两抢”案件大幅下降


·南宁青秀:建设“心防工程” 打造平安社区
·广西南宁公安局对公交司机开展反恐培训
·广西南宁公安局:村警点滴事,拍成微电影
·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在南宁召开

·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在南宁召开
·南宁查获58辆交通违法车辆
·南宁边防检查站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南宁出入境部门多举措应对办证高峰
·全国公安词曲创作培训班在南宁举行
·全国公安词曲创作培训班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