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指出:我国古人非常注重“立本”,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人心,就必须追根溯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源头活水”。为此,需要切实纠正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念和做法,着力增强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只能生产电视机,不能贡献给世界以价值观。这种说法是非常狭隘与罔顾历史的。实际上,我国的制度文明特别是文官制度以及思想文化中的精华,曾获得西方启蒙时代思想大师们的青睐与借鉴。在近代“东学西传”的过程中,以“仁爱”“诚信”“人本”“和平”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文化通过传教士传到西方后,曾为莱布尼茨、沃尔夫、伏尔泰、魁奈、狄德罗与百科全书派所重视。在法国近代的《人权宣言》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发布的《人权宣言》中,都引用了《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