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彭兵先:“突击手”爆炸现场救人

2014-08-13 11:14: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 

    彭兵先,男,1982年1月出生,2000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四级警士长,现任河南省鹤壁市消防支队淇滨大队兴鹤中队中队长助理。

    入伍14年来,彭兵先参加过灭火战斗1320余次、抢险救援1960余次,营救被困群众380余人,做好事150多件,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所带班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先后被评为鹤壁市“十大优秀青年”、鹤壁市“十大道德楷模”,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争优活动先进个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4次被公安部评为公安现役部队“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被团省委授予“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被省委政法委评为首届“平安河南”十大年度人物,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拥政爱民模范”。

    记不清多少次“以身犯险”

    2012年6月26日,河南迈奇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鹤壁公司)发生锂电池连环爆炸起火事故,100米范围内的厂房玻璃全部被震碎,毗邻的公司存放着3吨酒精,着火建筑内有4名群众被困,情况万分紧急!作为第一时间出动的消防救援力量,彭兵先主动请缨,先后3次深入厂房搜救被困人员。当背出最后一名被困群众时,极度疲惫的彭兵先瘫倒在地,差点晕厥过去。

    这样的以身犯险,彭兵先已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在鹤壁庞村热电厂油罐爆炸事故救援中,他冒死关阀的壮举至今感动着当地群众。热电厂油罐爆炸时,油泵房内的8个输油管道阀门均处于开启状态,如不紧急关闭,后果不堪设想。彭兵先冒着生命危险,将8个阀门全都关闭。战斗结束时,当战友们费力地帮他摘下那双面目全非的手套时,大家全都惊呆了,一块肉皮被手套带了下来,手上满是水泡。

    有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

    “平时多流汗,就是为了战时少流血。”这是彭兵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业务比武竞赛中,他把集体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千方百计抓训练,想方设法强素质。2012年总队举办“双百项”岗位练兵中,他坚持早上提前起床,晚上挑灯夜战,每天上百遍地练习,直到把每个动作练熟练精。在最后的考核中,他获得了总分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013年支队岗位练兵比武前,彭兵先的脚不慎扭伤,但他瞒着中队所有人,咬紧牙关坚持训练。他硬是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韧劲儿,一举拿下了比武时的两个单项第一。

    彭兵先还是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他改进和发明的高喷车瞄准仪、水带拖车、长距离供气源等器材,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有效解决了长距离供水难题,使得在狭小空间长时间供氧成为可能,因此,他多次被评为技术革新能手。

    爱心架起“连心桥”

    彭兵先始终保持着一份赤子情怀,用满腔热忱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王新荣是驻地附近的一位孤寡老人,彭兵先主动承担起照顾王大娘的义务,经常利用节假日帮助老人买米买面、打扫卫生,老人生病时,他就守候在老人身边悉心照料。

    在战友们的眼里,他还是生活中的老大哥。战士赵松岭家庭经济困难,2007年母亲又中风偏瘫。得知情况后,彭兵先主动与赵松岭谈心化解压力,同时从自己的工资中每月拿出200元悄悄寄到他的家中。直到半年后,赵松岭在与母亲的通话中才得知了真相。

    入伍14年来,彭兵先长年照顾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帮助战友解决家庭涉法问题、生活贫困等实际困难25件,捐献个人工资津贴5万余元。他还先后担任了7所学校、14个企事业单位的义务消防宣传员,用实际行动谱写了警民一家亲的感人乐章。

    “人物感言:

    灭火救援中,危险如影随行,怕死就别当消防兵!生死关头,救民于水火之中,是一名消防战士应有的担当!”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