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干警讲述

张大婶的风雨回家路

2014-08-13 10:18: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7月24日,受周边地区台风影响,持续高温的申城有了点儿风吹草动的迹象。21时15分,我带领两名辅警在辖区主干道上已巡逻了两个来回。当我们驾警车巡逻至浦星公路、金钱公路交叉口时,一名中年妇女进入视野,只见她在路口来回踱步,被大风吹得有点站立不稳,仍不时四下张望。

    我赶紧将警车停下,刚下警车,就体会到了要被大风刮走的感觉。这时,中年妇女看到闪烁着的警灯,赶紧跑了过来。借着路灯的光,我看出了她的惊慌与不安。

    原来,这位从安徽淮北来沪的张大婶迷路了。她是第一次出远门来上海,等不及儿子、儿媳许诺的周末带她游玩,当天上午就迫不及待地独自离开了儿子的住处,乘了1个多小时的海航线公交车走了趟大上海,结果返程时临到家门口竟迷路了,一口淮北乡音让她连问路都成了困难。纵横交错的马路让张大婶越走越远,热汗出了一身又一身。

    风势猛烈,为安全起见,我将张大婶请进警车。“不要着急,记不住手机号没关系,不知道地址也没关系,放宽心,我们会帮你联系到你儿子的!”我一边询问一边宽慰,张大婶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点儿笑容。在回所的路上,我们和张大婶攀谈起来,聊她淮北的老家、聊她儿子暂住的钱桥地区……尽管彼此间还有些语言障碍,但氛围却很热络。

    刚到所里,屋外便开始电闪雷鸣。我以张大婶儿子、儿媳的姓名为线索进行查询,很快找到了张大婶儿子的暂住地址是钱忠村。张大婶听到这地址那是真高兴。“大婶,还没吃晚饭吧?”“光急着找儿子的家,没顾上。不饿,找到儿子就好!”大婶回应着。我赶紧跑向对面的杂货店去买速食面。这个时候,屋外已是大雨倾盆,雨伞在强风中根本派不上用场。冲回所里,我已全身湿透。

    张大婶大口吃着面条,看来是真的饿坏了,我给大婶又加了一杯水。吃饱后,张大婶比先前看上去精神多了,不时地跟我道着谢。

    我换了身警服,叫上熟悉地形的辅警队员,带上张大婶驱车驶向她儿子家。已近深夜,暴雨如注,道路两侧的香樟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雨刮器高频运转,仍然难以看清路面。好不容易来到目的地,却见大门紧闭,在风雨中喊了半天无人回应,邻居提醒说住户们可能还在工厂加班,并告知了张大婶儿子的手机号码。张大婶的儿子在电话中拜托我暂将其母亲带回所里,等他和妻子下班后马上就来接,因为他觉得风雨夜里将母亲安置在派出所里是最安全的。

    当张大婶的儿子、儿媳穿着满身油渍的工作服急匆匆跑进所里时,我们和张大婶正聊得热乎,小夫妻俩腼腆地道谢:“多亏了你们,谢谢啊!”为安全起见,我再次驾驶警车将张大婶全家送回住处。车上,张大婶感慨地说:“等回到淮北,我一定要把这次闹出的笑话讲给乡亲们听,活到60好几的人了,从没坐过警车,这次来儿子这儿探亲却一天坐了3回,最后还是警车把我送回的家。”

    口述:顾宏伟(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钱桥派出所民警)

    整理:吴艺 林静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