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好警察,为民献一生”、“身去音容在,寿终德望存”……8月6日晚,在陕西省永寿县常宁镇北顺什村一个普通农家大院里,哀乐低回,秦腔悲吼,十里八乡的群众自发为永寿县公安局店头派出所所长赵天宇守灵。
次日清晨下起了雨,当地500余名干部群众和生前好友披着雨衣、打着雨伞、踏着泥泞为赵天宇送上最后一程。大家想不明白,这个专啃“硬骨头”的“黑包公”,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7月31日,从警28年一直扎根基层所队的赵天宇,半夜出警途中遭遇车祸,以身殉职,生命永远定格在48岁。
8月5日,永寿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追授赵天宇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后四天“连轴转”
赵天宇说:“只有进农家门,握百姓手,干好警察本职工作,才能筑牢平安和谐根基。”
8月7日,记者冒雨来到店头派出所,翻阅赵天宇办公桌上的笔记本,7月31日所里要干的工作记了两页半……这天是赵天宇“连轴转”值班的第4天。与往常一样,他一早起床打扫卫生,早饭后接到通知,10时到县公安局开会,便连忙整理30多份办理二代证的资料,到县公安局报给治安大队。
上午,局里召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阶段总结会,直到13时结束。赵天宇还借机向主管局领导汇报了案情。14时,他在县城一个小店吃了一碗面,返回途中堵车,17时才到所里。
晚饭后,赵天宇组织民警开会,传达县局会议精神。由于所里内勤要调走,他连夜组织办理交接手续。
21时11分,赵天宇接到群众报警,称安头村有人打架。他立即驾驶警车带领辅警王鹏涛、王富鹏赶赴现场,发现熊某、梁某正在争吵。赵天宇现场协商调解,批评教育,双方握手言和,劝离现场。此时已是22时。
赵天宇驾车返回派出所。当车辆行驶至店头镇西塬边村距县城25公里拐弯处,迎面驶来一辆大货车打着远光,灯光强烈刺眼造成视线不清,致使警车坠落36米深崖。22时46分,苏醒后的王鹏涛迅速拨打110报警。23时30分,120急救车赶到现场抢救。8月1日凌晨零时14分,赵天宇、王富鹏经全力抢救无效以身殉职。王鹏涛后治愈出院。
可亲可敬“和事老”
群众说:“无论啥事,只要老赵出面,只要合法,没有他办不到的事,大家都信任他。”
赵天宇常对民警说,公安姓公,民警姓民,工作中时刻要记住“为法,为公,为民”。
2012年夏,店头镇梁家村梁某误入传销团伙,致使家族中梁某某的儿媳被骗2万元,双方多次发生打架。虽经村干部与派出所调解,两家积怨仍未化解。赵天宇知情后,考虑是家族矛盾,便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做工作,双方达成谅解,化干戈为玉帛。
派出所的工作事无巨细,赵天宇却甘当“和事老”,把许多人认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当作“大事”认真处理,让群众心服口服。
2012年冬,庄桥村女青年王某在新疆打工期间怀孕,准备坐火车回家生孩子,没想到早产,被火车站救济站人员送医分娩。新疆民政部门将此情况反馈到永寿县公安局,让店头派出所联系其家人接回。赵天宇来到王某家中,得知王某几次离异,离家出走,多年无音讯。其父母顾及名声,不愿去接。
“我没这个女儿,要接你们去接。”王某父亲生气地说。
“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再说女儿娃都生了,那可是两条人命啊!”赵天宇一天跑3趟的诚意,融化了王某父母心中的冰层,终于前往新疆将王某接回,一家人破镜重圆。
据统计,从警28年来,赵天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2000余件。
所长专啃“硬骨头”
民警说:“赵所长是行家里手,再棘手的问题,只要到了他的手上,全能搞定。”
生性敦厚,皮肤黝黑,老百姓亲切称他为“黑包公”。在农村,派出所没有多少大案子可办,就是发生突发案件,都是所长专啃“硬骨头”,这是赵天宇定的“铁规矩”。
2011年7月23日22时30分,店头镇刘某的儿子被人绑架,绑匪索要赎金10万元。赵天宇立即抄起手电筒,赶夜路带领民警来到受害人家里了解案情。经过5小时的侦查,警方锁定受害人的亲戚黄某有重大嫌疑。最终,警方成功解救刘某的儿子并将黄某抓获归案。
面对特殊群体,赵天宇“不抛弃、不放弃”,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24岁的仪井镇刑释人员凡某,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经常在当地“无事生非”。赵天宇将其列为帮教对象,建立信息档案,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并推荐其到海南某电子厂,打工挣钱。经过几年打拼,凡某已成为一个手机店的老板,还经常打电话给赵天宇汇报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从警28年来,赵天宇累计破获刑事案件220余起,其中重大案件65起,抓捕犯罪嫌疑人100余名,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8名;查处治安案件1400余起,处理违法人员近千人。(记者 阮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