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聚力三捧“长安杯”
株洲引入社会化力量创新社会治理
综治考评、公众安全感多年来位居湖南省前列;连续五届荣获“全国综治优秀市”,三次捧回“长安杯”……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公众安全感、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社会治理,群众是直接受益者,也是必须依靠的参与者。”株洲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清纯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近年来株洲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从管理、服务、示范三方面入手,切实抓好社会化治理平台,坚持把城乡居民自我服务、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志愿者公益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激发更多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活释放出更大的社会力量,继而有效推动社会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搭建社会化治理平台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需要政府主动搭建社会化治理平台。”株洲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招生表示。
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株洲市以事务管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社区管理为重点,突出综合服务、网格管理,将全市176个社区划分为3492个管理网格,建立链接21个市级部门、33个区级单位、23个街办社区的网络架构,实行“部件以条为主、事件以区为主”城市综合治理模式,并通过数字化监控平台支撑,基本实现对城市社会事务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监督管理,提高了社会治理效率。
为全力打造高效、透明、便捷、廉洁的政务环境,为群众织就一张“服务保障网”,株洲成立了市110社会服务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将环保、城管、食安、水电气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18家单位全部纳入110联动;将12345市长热线、12356青少年服务热线等13家公共服务救援机构(电话热线)集中在市政务中心办公,成立了株洲市城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将17个涉企部门整合成“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成立了招商引资服务中心;进一步整合信访、公安、司法行政等资源和力量,积极构建了涵盖党建、社保、民政、计生、维稳等在内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行统筹管理、综合服务,提升了效率,方便了群众。
探索项目化治理机制
同时,株洲市坚持项目化示范引导,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记者了解到,攸县成功探索城乡同治项目,坚持城市与乡村齐抓共管、市民与农民共同进步,其经验在全市推广并取得明显成效。芦淞区作为全省14个省级综合试点县市区之一,针对“治安复杂区、信访量大区、消防重点区”的区情,按照社会治理项目化的要求,探索建立“四联四包”信访维稳长效机制,为城区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的管理与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示范样本”。
“搭建好社会化治理平台后,还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激活并释放社会治理的力量。”陈招生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充实专业化社会治理服务队伍,近年来,株洲市由市区两级政府出资,设置了1000个公益性岗位,由市公安局和各分局实行专业化业务培训、指导和管理。
城市各区由区综治办、公安分局牵头,全面整合现有城区专业巡防力量,在巡逻大队民警带领下,组织开展专业化巡逻。县(市区)、乡(镇、街道)两级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充实人口协管员队伍1000余人,有力推动了实有人口的管理与服务。由于全市治安防巡力量到位,全市压控刑事发案成效明显。2013年全市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7.2%,26个治安重点乡镇(街道)刑事发案总量同比下降20.5%。
激活社会化治理力量
2011年1月1日人民调解法出台后,芦淞区司法行政机关首先与株洲温州商会多次协商对接,于当年12月成立了“株洲市温州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这不仅是株洲市第一家社团组织调委会,也是湖南全省商会、协会中成立的第一家调委会。
“在商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就是想更多调动社会团体、行业组织自身的力量,及时规范调处行业协会之间的内部纠纷,做到矛盾不出行业、组织和协会。”株洲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罗高其说,温州商会调委会工作主要通过以讲理说情来进行,主打商会牌、乡情牌,2013年调处纠纷113起,金额达7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为95.8%。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株洲坚持保安工作市场化运作,探索出了政府、居民、保安公司良性互动的保安市场运营模式。在株洲声讯公司采访时,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投资4000余万元,建立了株洲市安全技术防范报警服务平台,并已接入社区、学校等2400余路视频图像,可与株洲市公安局110接处警指挥中心、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了全市技防资源共享。
“株洲市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注重搭建平台,让更多民众参与进来,更好地发挥主人翁精神和能动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治理和发展活力。”株洲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何东祥介绍说,目前株洲市已建立首批“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20个,有各类志愿者服务组织1057家,常年参与志愿者服务人群近10万人,每年累计向社会提供40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近年来,志愿者们在社区巡防、交通劝导、平安守护等社会治理与服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夯实了株洲治安基础。
山东推进公安大数据建设 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全上“云”
本报讯 记者余东明 通讯员刘冠伟8月5日,山东召开全省公安大数据警务云计算建设应用推进会,要求强力推进“警务云”建设,将把网上公安厅、网上公安局和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尽快实现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治安管理、安全监管等业务全部上“云”运行,不断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公安工作能力。
据介绍,自2012年8月起,山东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大数据警务云计算建设,将其列为全省公安工作“1号工程”强力推进,并把济南、淄博、潍坊、临沂、德州作为试点城市优先发展。两年来,全省警务云建设已打造出了“民警在前台工作,后台一张网、一群大数据和多警种部门协同支持”的新型警务模式。
山东省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厅长徐珠宝表示:“向大数据要警力、要战斗力,我们将围绕服务全警、服务实战、服务民生,持续深入推进大数据警务云建设应用,以公安信息化助推公安工作现代化,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为深化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阮占江)
·湖南长沙铁警救助一名爬乘人员
·湖南株洲:“平安株洲”警务平台提升群众满意度
·湖南资兴做实巡防压案民生工程
·湖南安仁县毒男变身“午夜幽灵”疯狂撬车盗窃落网
·湖南桑植马合口警方侦破系列盗窃耕牛案
·湖南湘西州领导慰问一线交警
·湖南湘西州领导慰问一线交警
·湖南督导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专项行动
·湖南湘潭交警听民声服务群众零距离
·湖南益阳市领导检查强制隔离戒毒所
·湖南邵阳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湖南长沙市领导看望高温下执勤巡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