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谢樵:青春在强渡堰塞湖时定格

2014-08-11 14:30: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在不断追求梦想的同时,我时刻记得自己是一名军人,共产党员只有精通自己的业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战士谢樵在入党志愿书中这样写道。

    8月4日13时,谢樵在鲁甸“8·03”地震救援中营救受灾群众时,被落石击中,为年轻的生命画上了壮美的感叹号。

    义无反顾搏激流

    鲁甸地震发生后,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紧急组织41人的应急医疗救援分队赶赴灾区开展救援。

    4日中午,医疗救援分队第一时间挺进龙头山镇光明村,谢樵抢救并协助当地群众从垮塌的路基上搬运伤病员,先后往返出入山体滑坡道路近40次。

    13时,救援队接到大林村村民刘远玉的求救。大林村被泥石流掩埋,60余人下落不明,其妻张仲巧也未逃出,请求救援队帮助寻找。

    前往大林村唯一的路被巨大的堰塞湖挡住。

    救人要紧!谢樵主动请缨,脱掉外衣,向对岸游去。眼看就要游到对岸时,余震突然袭来,一块块石头从山上滚落水中,激起巨大的浪花。战友们的惊呼还未出口,谢樵就被一块石头击中。

    目击谢樵遇险的总队医院医务处助理员万艳梅泣不成声地对记者说:“当时,我们看到他的两只胳膊在水面上奋力挣扎,但最终被汹涌的急流卷入水中。那一刻,我们的心都碎了。”

    立志边关抒壮志

    “这孩子打小崇拜军人,上小学时就老缠着我给他买军事类书籍!”远在福建省宁德市的姐姐谢良琴得知噩耗后异常悲痛。

    谢樵1990年5月出生在福建省宁德市一个农村家庭,1.7米的个头、深邃的双眼、高高的鼻梁,清秀英俊。

    2008年12月,谢樵怀着对绿色警营的憧憬,应征来到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成为一名边防战士。

    “他是班里的好苗子,军事训练特别能吃苦。一次战术训练,他磨破了膝盖和手掌,鲜血直流,仍然咬牙坚持。经过3个多月训练,他的军事动作成为新战士学习的样板。”谢樵的新兵连指导员杨义军回忆说。

    通过3个月的严格训练,谢樵以优异成绩分配到怒江边防支队鹿马登边防检查站工作。由于工作表现突出,2010年9月,他被选送到昆明边防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两次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的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担任卫生员。

    情迷草药为生民

    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症是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的特色。

    “小谢是个好苗子,工作踏实、热爱中医,工作中爱钻、爱问。”连日来,正在鲁甸救灾一线的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院长陈本善每每想到小谢便无比悲痛。

    学好中医,要先从熟悉中草药开始。根据个人爱好和特点,谢樵被安排到了医院中医科从事配药和采药工作。

    “竹叶、益母草、桃枝……院长,请问这个药叫什么,主治什么病?”一有时间,谢樵就主动向药房里的工作人员和院长请教。

    通过两年多的悉心钻研,谢樵靠着一点点地积累,俨然成了半个“识草专家”——他对中草药的了解不比那些科班出身的中医少。

    “在干好卫生员工作的同时,谢樵还经常随战友外出去采药,先后采集到中草药300多种共100余吨,为解决医院中草药紧缺问题做出了很多贡献。”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医生贾永礼介绍。

    全心为民爱工作

    工作中、灾区里,谢樵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对待有需要的人。

    “穿着这身‘橄榄绿’,工作中就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诚心和热心!”入伍以来,谢樵用“五心工作法”对待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

    今年3月5日,在医院中医科药房前,一位老奶奶独自拿着药单坐在地上大口喘气。谢樵第一个冲了上来,扶着老奶奶就奔向急症室。仔细询问了病情后,谢樵主动替老奶奶挂号,并搀着她看完病。

    今年盈江“5·24”地震发生后,谢樵主动请战,随队先后深入盈江县卡场、苏典、支那等乡镇开展义诊送健康活动。

    入伍以来,谢樵先后参加了缉枪缉毒、抗旱救灾、地震救援等医疗救援工作,共接诊灾区群众和救灾官兵1500余人次,常规检查300余人次,熬制预防疾病大锅药32锅共500余千克,为灾区消毒5000余平方米。

    (记者 郑明波 通讯员 谢丽勋 何冬华)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