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玉环县茫茫群山云雾深处,有一个鲜迭警务站,玉环县公安局大麦屿派出所民警郑建华在这里工作8年多了。他扎根山区,与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留下许多爱岗敬业的佳话。群众说,有事情找他,他都会来解决。
村民有困难第一时间想到他
大麦屿街道鲜迭片有16个行政村,基本都在山区,山上长年云雾缭绕、山路曲折,交通极为不便。2006年3月,郑建华来到这里。
16个村居相对分散,郑建华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布于众,让群众一有事就打他手机。今年2月份的一天,鲜岭村的游某精神病发作,村支部书记高雪立即拨通了郑建华的手机。接到报警后,正在山路上巡逻的郑建华马上赶到事发地点。游某一看到有人上前,捡起地上的石块乱砸。郑建华不顾被砸伤的危险,首当其冲,上前将其控制住并联系医院为其治疗。事后,考虑到治疗费用问题,郑建华和村干部与其家属商量后,将游某转到了条件较好、收费较低的医院治疗。和郑建华一起同行的村支书高雪非常感慨:“当时在送往医院途中,游某乱吐口水,又在车里挥手打人。在这种情况下,郑警官不嫌脏不怕受伤,我们都很佩服他!”目前,在郑建华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游某病情稳定。
像游某这样的精神病人,在鲜迭山区还真不少。5月10日凌晨5时,八万村的马某精神病发作,持刀伤其母亲并离家出走。郑建华接到其邻居电话后,四处寻找马某。鉴于情况危急,马某又没有自控能力,万一再次伤及无辜,后果不堪设想。在几次开车寻找未果的情况下,郑建华从村民处了解到马某平时喜欢走山路,于是和队员又在崎岖小路上搜寻近2个小时。凭着对辖区地形了如指掌的优势,郑建华他们终于在离事发地10公里外岗仔头村的小路上找到了精神恍惚的马某,并将其送到相关医院进行治疗。马某的妹妹每每提到郑建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不停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家住杨家村的村民老庄有一张十分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既不是全家福,也不是哪位明星的照片。这是今年3月25日,老庄一家与郑建华的合影,是在郑建华帮其女儿办理了落户手续、解决了读书问题后的留念。原来,老庄女儿小菲就读于某个学校,由于其贵州籍母亲离家出走多年,导致小菲无法在县妇幼保健站补办出生证明,以致一直没有落户。而新学期开学,因没有户口,按规定小菲不能继续读书了。得知情况后,郑建华通过细致调查、多方联系,确定小菲没有在贵州落户。同时,他多次到县妇幼保健站,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又联系村干部和学校,让小菲按时上学。虽然期间调查情况复杂、一波三折,但他毫不气馁。为了让小菲父女做亲子鉴定,郑建华还主动联系好温州医学院,找来一个朋友开车,将他们送至温州。正是这样的无微不至,让铁石心肠的老庄潸然泪下。通过省外协查、医学鉴定及村居协作,小菲的户口得到落实。拿到崭新的户口簿,老庄几天合不拢嘴。为此,老庄带小菲专程来到鲜迭警务站,向郑建华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并和郑警官留了影。
据统计,去年郑建华共调解纠纷120余起,排查消防隐患100多处,直接在警务站办理户口落户、迁移、居民身份证等相关事项2000余件(份)。
村民称赞他来后治安好多了
治安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如何管理是重中之重。郑建华这位看似粗犷的汉子,却用一颗细腻的心,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管理的新举措,描绘了治安防控的“长远蓝图”。
为从根本上解决鲜迭人口多、警力少的矛盾,郑建华借力于民,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创建“村村联防”机制,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防范意识。
一次,杨家村振辉机械有限公司的250公斤铜被窃。郑建华通过细致调查,很快就将盗窃嫌疑人王某抓获,并顺藤摸瓜,与队员顶着烈日,在山上坟墓边设下埋伏,将购赃人员抓获。在杨家村开理发店的杨老板说:“我经常看到郑建华带着队员在这里巡逻。以前我们村里盗窃案很多,建华来了以后,治安好多了。”据统计,2013年郑建华带队抓获了20余名违法犯罪嫌疑人。
鲜迭片存在精神病人多、吸毒人员多的现象。于是,郑建华又联合相关部门,对他们实行分级管理。情况严重的由民警、协警直接管理,情况一般的由村(居)干部包干管理,情况较轻的由家属协助管理,基本实现管理无盲区、零遗漏和全覆盖。
点滴小事拉近距离,真诚服务赢得民心。鲜迭火山茶茶场业主、县人大代表林招水这样评价他:“这些年来,我们已将郑建华当成了自家的兄弟。凡有大大小小事情,我们都喜欢找他解决。他办事,我们服!”
(记者 詹肖冰 通讯员 余顺广 丁洁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