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安徽

安徽实施“法制惠民”工程

2014-08-07 15:49: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安徽实施“法制惠民”工程

  行政复议联系点建到偏远乡镇

  2014年6月,安徽省政府法制办主任张杰到宿州就非煤矿山管理条例进行立法调研。 (资料图片)

  编者按

  自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4年出台以来,安徽省倾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逐步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经过10年不懈探索,便民、利民、惠民、安民的法治政府形象日渐清晰。本报从今天起开设“法治政府建设的安徽实践”专栏,以系列报道形式,展现来自安徽大地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日,来安县行政复议联系点在偏远的三城乡司法所挂牌。至此,安徽省今年计划在4个较远乡镇设立了行政复议联络点的工作全部完成。

  由专门的行政复议联络员在联系点接受群众咨询,并代收行政复议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是安徽省法制办“法制惠民”工程的一项具体措施,目的是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及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

  法制惠民工程,是安徽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安徽省法制办重点从立法为民、监督为民和复议为民三个方面实施法制惠民。

  敞开大门接受复议申请

  复议为民是安徽省“法制惠民”的一个重点领域。

  近年来,安徽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数量逐年大幅度增长,收到有关违法行政等方面投诉和信访的事项逐年增加。“这说明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在增强。”省法制办主任张杰介绍,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时,安徽要求要敞开大门,对老百姓的复议申请从宽审查,对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坚决予以纠正。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除了申请人可以通过口头、电话等申请行政复议外,安徽省法制部门还建立完善了行政复议网上申请功能。从宽把握受案期限、受案范围,使行政复议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省政府法制办与省信访局联合制发了《关于健全行政复议与信访协作机制做好行政争议化解工作的意见》,各地法制办与信访机构普遍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将行政争议从信访导入复议渠道并依法化解。全年约10%的行政复议案件由信访部门移送。

  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期间,确保申请人能够随时查阅相关案件资料,最大限度地保障申请人的权益。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召开专家论证会和听证会,增强行政复议透明度和公信力。

  安徽省政府行政复议处处长张书明介绍,安徽省法制部门大力推行阳光复议,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以公开促公正。坚持有错必纠原则,该撤销的撤销,该确认违法的确认违法,该责令限期履行的责令履行,坚决维护申请人的合法合理诉求。

  2013年,全省行政复议案件总量再创新高,同比上升65.1%。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8251件,受理7187件,审结6660件。全省通过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限期履行等方式直接纠错1638件,通过撤回申请、和解、调解等方式间接纠错585件,综合纠错率33.4%。

  复议惠民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省政府法制办督促有关地方政府落实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款2000多万元;市县政府法制部门和省、市人社部门纠正未依法进行工伤认定案件50多起。

  到基层征求立法意见

  “我真没想到省政府法制办把《安徽省非煤矿山管理条例(草案)》带到厂里,听取我们的意见。”宿州市墉桥区符顺联合采石厂负责人马太平对不久前省法制办主任张杰登门开展立法咨询的事,还历历在目。

  “法制惠民的基础是立法要惠民。”安徽省政府法制办主任张杰说,在实施法制惠民工程中,安徽省法制办开展了“法制走基层”活动,就是到群众中去对接立法需求,到群众中去征求群众对立法草案的意见。

  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建议,在安徽省法制办已经成为制度。此外,还建立了立法咨询员和信息员制度,立法咨询、论证、评估机制,完善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和咨询员参与立法的工作机制。一些涉及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项目被优先或提前安排立法。

  安徽省政府法制办还探索建立听取和采纳意见情况说明制度,积极回应公众关切。按照《安徽省政府立法后评估办法》,对事关民生的规章开展立法后评估,围绕合法性、合理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继续施行或者修改、废止、解释、制定配套制度、改进管理等方面的评估意见,增强制度建设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压缩自由裁量空间

  合肥市在安徽省率先开展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市本级46家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单位全部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并予以公布,并同步建立了自由裁量说明制度、审核制度、集体研究制度和评议考核、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自由裁量权工作稳步、规范推进。

  合肥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不久前,安徽省已决定在人社、国土、环保、工商、质监、安监、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加大规范性文件审查监督力度。安徽省政府法制办强化了备案审查制度,在规范性文件前置和备案审查中,重点对规范性文件是否违法设定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增设行政审批条件等进行审查监督。

  “法制办没有行政执法权,但有行政执法监督权。运用好行政执法监督权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免受损害,就是惠民。”张杰说。安徽省各级政府法制部门加大了对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执行等行政执法的程序制度,对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等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民生执法情况开展案卷评查。加大了对违法执法行为查处力度。

  惠民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短评

  万学忠

  论述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以有多个角度。但归根结底,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法治建设,只有把“惠民”作为立足点和归宿,才能找到正确方向、确定正确路径、出台科学举措、收到理想效果;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凝聚公众参与的庞大社会力量,树立起全社会的法治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徽省法制办实施法制惠民工程,是牵住了政府法制工作的“牛鼻子”。

  (记者李光明)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安徽砀山县看守所倡导“和谐监管”理念
·安徽:推广芜湖社会治理新模式
·安徽芜湖清剿“油耗子”行动破案百余起
·安徽河北法院情系云南地震灾区
·安徽萧县整治公路沿线“骑路市场”
·安徽召开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指出 打破信息“部门化”和“碎片化”

·安徽召开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指出 打破信息“部门化”和“碎片化”
·安徽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考核比武
·安徽高院涉军案件全部提前结案
·安徽立涉农职务案160件
·安徽:以打开路 点面结合 合力攻坚
·安徽出台举报暴恐线索奖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