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见义勇为英雄辈出的城市。
2014年7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吉林省吉林市出租车司机王锡义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截至目前,吉林市受到国家表彰的见义勇为英雄模范人物19名,获得省级表彰的139名,受到市级表彰的达到245名。
北国江城,见义勇为精神感动着这一方水土,成为这个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社会化先导:见义勇为成为城市的精神内核
2008年“5·12”汶川地震期间,吉林市15名出租车司机自发组成吉林市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自费驱车万余里,奔赴四川抗震救灾。
2010年7月28日,永吉县发生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特大洪水。官马山村100多位父老乡亲被困洪灾之中,危难时刻,村民于洪江驾驶自家拖拉机往返村里9次,救出被困村民100余人。当他进入村里抢救最后一批村民时,被洪水卷走,英勇牺牲。
2012年5月10日,在江西省抚州市,有一名轻生女孩从6楼跳下,在此地打工的吉林市农民马久成从人群中冲出,用双手接住了轻生女孩,造成右臂粉碎性骨折,但一个鲜活的生命得救了。
……
在人民生命财产最危急的时刻,在一次次生命抉择的紧要关头,吉林市总会有见义勇为的英雄不顾个人安危,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伸出援助之手。
近年来,吉林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站在创建平安吉林、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资金支持、表彰奖励、慰问抚恤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市领导亲自过问见义勇为工作,多次到见义勇为人员家中走访慰问,解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困难;吉林市见义勇为工作办公室注重将见义勇为城市精神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引领,形成社会共识,使见义勇为深入人心,变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吉林市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特别是各大企业筹款募资、赞助支持,增添了见义勇为工作的规模与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正能量的发扬光大。
吉林市给予见义勇为人员最高礼遇和荣誉,让见义勇为人员享受来自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尊重和敬意:2006年12月15日,吉林市委、市政府召开隆重表彰大会,13个见义勇为先进单位、19名见义勇为先进个人、13名见义勇为先进工作者受到了表彰。这是吉林市史上见义勇为部门表彰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此后组织开展的全市“十佳见义勇为好司机”评选活动、“感动江城人物”系列评选表彰活动以及吉林市见义勇为工作办公室等部门定期组织“见义勇为大讲堂”、“见义勇为事迹巡回报告会”等活动,引领已经取得各级见义勇为称号的人员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投身见义勇为行列。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全方位的支持与协作塑造了人人崇尚见义勇为、支持见义勇为、争做见义勇为英雄的城市精神。
系统化平台:见义勇为凝结为城市力量
吉林市见义勇为工作起步于2005年。
当时,针对出租车司机群体机动性强、流动量大、分布广、信息灵的特点,吉林市公安局联手市经济广播电台都市110电台构建了全国公安机关第一个以出租车司机为主体的“治安、救助的士网”,将出租车司机分散的见义勇为行为集结成了有组织、有规模的见义勇为行动。此后,组建了以出租车司机为主体的“见义勇为志愿者服务队”,涵盖各县(市)区,定期组织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从2004年开始,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连续举办了10届“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评选活动,吉林市见义勇为工作连续8年榜上有名,14人获奖,市政府、市公安局在人民大会堂先后4次介绍工作经验;2006年,吉林市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吉林市公安局先后两次被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评为“组织奖”。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和鼓舞了江城市民见义勇为的积极性,并形成了众志成城、一呼百应的见义勇为城市力量。
据相关部门统计,十年来,吉林市见义勇为群众配合公安机关抓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00余人、破获各类案件200余起、营救危难群众近1000人、帮扶救困群众2000余人。
规范化保障:见义勇为成为城市大爱
2006年,依据吉林省人大颁布的《吉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吉林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吉林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奖励暂行办法》《吉林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章程》《吉林市见义勇为人员抚恤慰问补助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和制度。同时,吉林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并相应成立了由公安、人事、财政等部门共同组建的吉林市见义勇为评审委员会。全市11个县(市)区也统一建立了见义勇为组织机构,对见义勇为的宣传、表彰奖励、工作机构、慰问抚恤等作出了统一规定,使吉林市见义勇为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吉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黎海滨表示,要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着力汇聚建设平安吉林、法治吉林的强大正能量。要关心爱护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不断加大对见义勇为负伤致残牺牲人员的优抚力度,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感受到见义勇为的价值。
2005年初,吉林市在全国首创建立了见义勇为人员系统详实的档案,全面掌握其生活、工作、患病等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与服务,受到公安部及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首肯,并在全国范围推广。他们建立“爱心账户”制度,为见义勇为人员特困家庭定期定向帮扶34.8万元;建立“就学补助金”制度,为见义勇为人员及子女就学困难发放助学补助金20.5万元;建立“特别补助金”制度,解决见义勇为烈士、牺牲人员、伤残人员生活困难60余万元;建立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制度,每逢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吉林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人员入户走访见义勇为烈士、牺牲人员、伤残人员及特困人员,倾听他们的困难诉说,为更多见义勇为人员解决了低保、就业、住房、供热及子女上学等诸多实际困难,还有定期免费体检、健康疗养等。
2005年以来,全市共向见义勇为人员发放奖励、抚恤、扶助慰问金近200万元。35名见义勇为烈士、牺牲人员与9名伤残人员及15个生活困难的见义勇为家庭得到定期、定向帮扶。
2014年,吉林市再出新举措,把见义勇为工作纳入全市公安工作综合考评体系,进一步夯实了见义勇为工作基础。(记者 李德彦 通讯员 谭富仁)
·吉林公安厅厅长走访慰问武警官兵
·吉林磐石警方集中销毁过期民用爆炸物品
·吉林四平开展易制毒化学品检查
·吉林公安厅厅长检查反恐处突工作
·吉林试点设立“外国人管理服务站”
·吉林汪清抓获四名虚开发票犯罪嫌疑人
·吉林汪清抓获四名虚开发票犯罪嫌疑人
·吉林:常态化网上作战从愿望变为现实
·吉林松原松江护校助学行动整治场所15家
·吉林长春开展合成作战指挥实战演练
·吉林举行反恐维稳实战演练
·吉林举行反恐维稳实战演练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