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社区警务接地气合民意惠民生

2014-08-05 09:26: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社区警务是公安工作的基础,如何真正将社区警务工作沉到老百姓身边,为老百姓提供零距离服务?自2012年6月份以来,在山东省公安厅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山东公安机关积极围绕民生创新社区警务工作,创新推出了消防、车管、外管、危管、网管、物管进社区的“社区六进”工作模式,打造出了社区警务工作的“升级版”,全省90%以上的社区达到“平安社区”标准、三分之一的社区实现了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生活平安,提起开展“社区六进”工作的初衷,山东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徐珠宝说:“社区稳定则社会稳定、社区和谐则社会和谐,小社区里有大文章。我们开展‘社区六进’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主动对接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其置于经济社会建设和公安工作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着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平安和谐、群众满意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为社区警务工作注入新的丰富内涵,做到接地气、合民意、惠民生,真正让广大群众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社区民警搭台,警种民警唱戏。山东公安机关“社区六进”工作将社区民警和警种民警职责有机融合,互补互助。社区民警负责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警种民警负责管理服务内容及服务措施的落实,直接在社区一线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服务。两者有效配合破解了原有的“社区民警干不了,警种民警不去干”的难题,将社区警务工作从“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

    近点,近点,更近点。为让民警能离群众更近点,“社区六进”工作中,山东公安机关将1.5万名社区民警和2800名警种民警洒向社区,察民情、听民声、问民意、解民忧,为公安管理服务工作向社区延伸提供基础支撑,将公安机关的管理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基层社区延伸,打通了社会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现在的山东城乡社区内,除专职社区民警常驻外,每天一名专职民警进社区,确保了社区警务室时时有人在,消防、车辆、危险爆炸物品、物业管理等事事有人问、有人管,真正做到社区管理零疏忽,有效破解了新形势下社区管理的难题。

    多些,多些,再多些。为让民警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服务,山东公安机关始终围绕民需、民求、民愿做文章,将最大的方便送到群众身边,将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向社区延伸。全省各地公安机关纷纷简政放权,全面梳理公安行政管理事项,将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身份证办理、驾驶证补换等审批业务下放到社区警务室,让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办理与公安有关的多项业务,并根据警力状况、群众需求、基础设施等因素,合理调整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频率,实现服务群众的最大效能,真正做到了贴身、贴心服务。服务无止境,山东公安机关一直在追求这一目标。现在的山东城乡社区内,一站式服务、流动服务、定点服务、预约服务、自助服务、网上服务全面覆盖社区,遍地开花,落地生根,形成了规模化、全覆盖的服务网络,群众下班我上班,群众有求我必应,社区警务室真正被打造成社区居民的“俱乐部”和为民服务的“公安超市”。

    群众需求是第一方向,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山东公安民警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信念,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心牵心为民排忧解难,在社区内勤恳耕耘,广辟服务群众的民本之路,将最大的便利送到群众身边,将公安机关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尽最大努力向社区延伸,社区警务“升级版”效能全面显现。

    对群众,献真心,山东公安一举一动都是承诺。发展社会化消防队伍7.8万人、建设车管服务站810处、建立境外人员服务站155个、登记境外人员2.1万人、新建小区停车位41万个、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7万个、采集基础信息累计达40亿条、为群众办理证件5.8万个、提供咨询救助等便民服务2600万人次……“社区六进”工作中,山东公安民警朝夕不倦,黾勉从事,最终结出了累累硕果。

    警爱民,民拥警,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3年,全省群众对社会治安安全感达到96.71%,对公安机关满意率达97.06%,这是对山东公安的最高褒奖。(记者 李嘉庆)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山东建立长效机制彻查彻改火灾隐患
·山东莒县法院发放规劝书促“老赖”执行
·山东枣庄:民警向群众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山东日照东港法院司法公开工作纪实
·山东黄岛检察院:推进基层政法单位联动建设
·山东全闭环财务管理模式实现“阳光理财”

·山东全闭环财务管理模式实现“阳光理财”
·山东全闭环财务管理模式实现“阳光理财”
·山东郯城检察院一线练兵成岗前必修课
·山东五莲法院:司法联络员架起"便民连心桥"
·山东检察上半年立案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96人
·山东检察机关上半年立案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