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边境线长1138.6公里,有4个地市级边境行政区划、13个边境县区、47个边境乡镇。边境上既有繁华城镇,也有偏远村屯和原始森林“无人区”……面对复杂严峻的自然条件,吉林省近年来加大科技管边控边力度,取得了突出工作成效。
“边境视频监控建设是一项创新工作,边境视频监控网在打击犯罪、边境管控、服务群众上效果明显,充分说明公安机关在建设、机制、管理等方面花了大心思。”2013年5月,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在白山市考察边境管控工作时指出,“边境视频监控网作用突出,这一经验做法有必要在全省边境一线推广普及。”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管控科技含量
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维护边境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创新举措,强化管边稳边,逐渐形成了科学的边境管控机制。全省公安机关和边防部队认真履行职能,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边境形势,集思广益,形成了“科技管边、科技控边”的科学思路。
在地方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吉林省把科技管边控边作为重要工程,加大投入,加快建设。自2011年以来,吉林省各级党委、政府共计投入经费1.1亿元,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器1487个,组成视频监控网30余个。
吉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黄关春多次深入延边、白山、通化等边境一线,实地调研边境管控工作情况。“公安机关必须推进传统边境管控模式向现代边境管控模式转变。”黄关春指出,“要高度重视科技管边控边作用,充分发挥视频监控效能和民警‘神经末梢’、‘毛细血管’功能,有效实现扁平化、可视化、点对点管理。”
在实施投入、开展建设过程中,为有效保证监控点位布局的合理化、效能的最大化,延边、白山、通化等地公安机关统筹考虑建设施工及后期维护的便捷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基层单位开展边境防控工作的实际需求。
依托视频监控网形成多级联动机制
边境视频监控网建成后,如何管理使用是重中之重。吉林省各边境公安机关和边防部门依托二、三级监控管理平台,有效发挥视频监控的“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形成多级联动的协同作战机制,凸显了边境视频监控网在管边控边方面的巨大效能。
日常工作中,公安、边防派出所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的科技优势,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全天24小时巡逻防控。一旦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公安、边防民警立即启动联动机制。
一方面,由村屯治保组织加强巡逻,提前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另一方面,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就近派出警力,迅速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锁定、跟踪、堵截、抓捕。
在充分利用科技优势、确保通讯畅通的基础上,吉林省公安、边防部门深入发动群众建立了边境乡镇、村、屯三级群众联防组织近千个。这些群众联防组织有效聚集了各方面力量,形成了管控工作合力,对科技管边控边工作产生了强大助推力。
向群众免费赠送“边境110”报警手机
“有了‘边境110’报警手机,那就相当于咱身边随时随地都有警察贴身保护了!”日前,龙井市三合镇举行的“边境110”报警手机发放仪式上,三合镇三合村村民王东月高兴地说。
“边境110”报警手机是一种快速智能报警终端系统,报警人只要持续按住报警手机按键3秒钟,通过定位传输,派出所民警就能及时收集到报警信息并能准确定位报警人位置。截至目前,吉林省各地边境地区党委、政府共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向边境地区群众免费赠送了“边境110”报警手机7200部。
针对边境地区山多、交通不便的实际,吉林省公安边防部门还利用平板电脑所具有的便捷高效特点,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最终成功研发了功能独特的“走访PAD”。目前,吉林省公安边防官兵利用“走访PAD”切实把“死信息”变成办理案件和服务群众的“活线索”,形成了全天候、分层次的网络化管理模式。
据介绍,吉林省公安、边防部门还以深化科技管边控边为载体,有力推动边境地区爱民固边模范村联创联建活动,从解决治安、纠纷、民风、民生4个问题入手,积极帮助模范村建设基层组织堡垒,大力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全面完善治安科技防控体系建设,不仅前移了窗口服务,而且取得了科技管边控边工作实际成效。(记者 李吉胜)
·吉林梨树破获系列飞车抢夺案40余起
·七十三家法院设检察官工作室 吉林法检联手加大民事诉讼监督力度
·吉林公安厅厅长走访慰问武警官兵
·吉林: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人民法庭工作水平
·吉林: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人民法庭工作水平
·吉林敦化市法院:预防和查处虚假诉讼
·吉林敦化市法院:预防和查处虚假诉讼
·吉林民警全力施救酒后昏倒路边的“摩托男”
·吉林磐石警方集中销毁过期民用爆炸物品
·吉林四平开展易制毒化学品检查
·吉林公安厅厅长检查反恐处突工作
·吉林试点设立“外国人管理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