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警快、态度好、效率高,我非常满意。”日前,一名群众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跌倒受伤报警求助,沙坪坝分局110快速接处警专业队民警及时出警把群众送到医院。警方进行回访时,受伤群众发来这样的短信回复。
8月1日,沙坪坝分局110快速接处警专业队亮相街头,受到群众青睐。
“点对点”调度,指挥中心直接下达指令
8月1日上午,记者走进沙坪坝分局指挥中心,大屏幕上,110快速接处警专业队警力部署情况实时动态显示,正在巡逻执勤和处警状态的警车尽收眼底。鼠标点击出警车,其所在位置和驾乘民警姓名、电话等基本信息一目了然。
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分局局长陈江渝介绍,他们将GPS卫星定位系统对讲机、车载GPS、警用手持终端、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视频图像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整合集成后,实现指挥中心和接处警民警之间的无缝链接。“扁平化、信息化、可视化、点对点”110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一网尽览警情态势、一令点对点指挥调度。
记者了解到,沙坪坝分局接线员收到报警后,不再是传统的三级接处警程式,而是按就近就快原则,直接点对点对出警民警下达指令。离开沙坪坝分局指挥中心,记者搭上民警谭泽文的出警车不久,他的手持终端突然响起。谭泽文接听警情后,立即查看指挥中心发来的包括报警人基本情况、地点及联系方式的短信。谭泽文说,指挥中心已同步将他的信息发送给了报警人。途中,谭泽文拨通报警人电话了解情况,并告知“立即到达”。仅仅几分钟后,谭泽文到达现场并妥善处置了这起商家与顾客的纠纷。
随后,谭泽文将处警情况向分局指挥中心报告。记者了解到,分局指挥中心短信回访了该报警人,报警人很快回复:“我对接处警的民警非常满意!”
网格化布警,实现辖区巡处无盲区
沙坪坝分局政治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回应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分局历经半年系统调研和充分论证,从各单位优秀民警中遴选出155名业务骨干,担任110快速接处警专业队主力军。他们结合辖区划分出的“五大巡区”,将110快速接处警队伍分为3个勤务大队,每个勤务大队由15个巡逻小组构成,每个小组有3名民警。这支队伍按照“三班两运转”勤务模式,分早中晚班循环,按照“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巡处合一”的工作机制,在每个巡区安排2至4辆出警车,确保每天有15辆接处警车辆在辖区实现巡处全覆盖。
随后,记者跟随110快速接处警专业队队员张强出警。石辗盘一路口处发生车辆剐蹭事故,张强立即下车,仅几分钟就处置完毕,而此时警令还没有传达过来。张强告诉记者,110快速接处警专业队是警情处置的“前台”,积极主动开展先期处置能减轻派出所等“后台”的压力。当遇到复杂警情,他们先期处置后再行移交,而分局对是否适宜现场处置、不能现场快速处结及交界地域、辖区不明确等警情的处置进行了明确规定,接处警有章可循。“分局还在治安复杂路段、人流密集场所等部位设置了巡逻必到点、必巡线,实行严格的签到制度。督察部门通过车载GPS动态监测,分局领导挂钩包片、明察暗访进行勤务督察。”张强说。
强化培训、配备“全能”装备,确保快速应对紧急情况
110快速接处警专业队负责人高跃岗告诉记者,队员们先期完成了封闭培训,内容包括装备佩用、器械枪支使用、擒拿格斗、单兵及合成战术等,有效提高了他们快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水平。
在沙坪坝分局指挥中心,记者看到,每辆出警车上不仅安装有车载仪、双向摄像头、行车记录仪等,还配备了枪支、防暴盾牌、防弹头盔、爆胎器、防暴长柄叉、遥控阻车钉、防割手套等装备。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一旦突发暴恐犯罪时,民警能够运用武器装备,快速出击,控制、制服暴徒。
除了这些,记者还在出警车的后备箱看到了配备的医疗急救箱、防毒面具、救生衣(圈)、灭火器等。一名民警说,遇到自然灾害、群众紧急求救等突发警情时,民警能够有效施救。(记者 郑 欣 通讯员 蔡子鹤 任学意)
·重庆嘉陵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治从心入手 戒毒人员心理出现状况及时干预转化
·重庆:完善机制 强力助推 延伸打击
·重庆:集中销毁2000多件违法卷烟
·重庆石柱公安局:创新群众工作法 践行民意警务
·重庆渝中:“萌童”进警营体验安全防范
·重庆高院:确保审判执行工作良性循环
·重庆高院:确保审判执行工作良性循环
·重庆确定74名干警为鉴定助理人
·重庆:创新工作履行职能切实发挥好作用 努力开创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新局面
·重庆打“苍蝇”护民生
·重庆渝中:社区警务巡逻车闪亮登场
·重庆:公安机关食药监局联手打击食药品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