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在防城港市商务局合影留念。
近日,为期2周的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清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在这14天的时间里,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干警与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实践生共同学习、互相影响,两批年龄相差只在五六岁的年轻人,彼此间都有了别样的收获。
“严谨”
“清华大学的学子们能力很强,做事也很严谨。”谈到分配在本庭实习的小罗时,防城港中院民一庭负责人崔静如是说,“她虽然是一名在校本科生,但一天就可以写完一份完整的判决书;查阅案卷时会详细做笔记,对我们安排的工作都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
在防城港中院团支部与清华实践生联合开展的市实验高中“清华考生经验分享会”中,实践生的“学霸”阮同学介绍,自己在高三时会把每天课间休息的10分钟利用起来,这么算下来,一天自己就可以多出了70至80分钟的时间来学习,如果好好利用的话,至少也完成一张英语模拟卷子。正是这种争分夺秒的学习,使他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同时,他也会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每日反省与总结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让自己每天得到提高。
“务实”
与实践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相比,防城港中院干警工作的细致与责任心,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验分享会上,防城港中院团支部干警拿出智能手机,不时拍照,并在屏幕上一直敲打着文字内容。利用中院官方微博,青年法官向关注防城港中院微博的2.8万名网友同步分享了实践生们的备战高考宝贵的复习方法。因受火车排班表的限制,实践生们到达法院宿舍楼时已是周五下班时间,但中院网络办的干警与技术人员并没有按时下班,而是坚持为同学们的近10台电脑一一接好网线、设置完上网账号,加班至傍晚7时许,才饿着肚子离开单位。又如7月11日中午,赶了一个早上至滩营乡爬山头看现场的行政庭书记员小黄,因路遇大雨全身都湿透了,穿着一双球鞋与运动服的他却连家也不回,只在宿舍换了身衣服,下午就与法官们继续上班赶结案去了。
这样的小细节,实践生们在实习的两个星期里,还目睹了很多很多……青年干警们认真和负责的工作态度,让实践生们觉得,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法官的工作态度,丝毫不输给一线城市的白领。
“成长”
清华法学院学子两个星期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走形式”的课程实习,而是真枪实弹的“上场作战”。这样的实践活动,为法院干警与清华实践生们都带来各层面上的提高。
每个实践生都被分到中院对口的一个业务庭“跟班工作”,跟着审判长、审判员们学习审理案件。看案卷了解案情、旁听开庭收获经验、参与合议过程以锤炼自己的法学知识、辅助法官撰写判决书,甚至是参与案件的调解过程,每个同学在离开中院之后,都得到了自己最为实际又沉甸甸的收获。
就算以后不再从事法官工作,这些经历与历练也能让他们在相应法律职业上站得更稳、走得更远。
此外,实习期间,中院还安排实践生们参观了市港务局码头、企沙核电站等大型企业,通过实地参观、体验了解等方式,让清华学子们见识更广、阅历更宽。同学们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防城港市商务局、市民族事务委员会,通过开座谈会,了解了本地经济贸易和周边东盟成员国的经贸往来,以及国家的边民互贸政策,认识了地域民族结构及风土人情,就涉及国际贸易方面的法律以及民族区域立法进行了实地的了解。
通过这样拓宽视野,实践生们对防城港市社会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国家在立法、政策上给予防城港经济及民族的支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活力”
清华法学院学子实习期间,防城港中院各庭室法官反映,实践生这一股“清流”的注入,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激情与活力。
实践生们的法律理论知识都比较扎实,在碰到实务案件时,谈及自己支持的法律观点,总能说出自己的一通逻辑与道理,这种理论知识上的丰厚与积累,让不少青年法官都很是惊讶。在去市实验高中开经验座谈会这件事上,虽然实践生都知道自己从这样的交流活动中得不到太多的益处,但为了这些中学生能搞好学习,他们很乐意花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全心付出。清华学子的热情与活力,无形中也影响了很多法院的工作人员……
今年这一批是防城港中院迎来的第7批清华大学暑期实践生,根据中院与清华大学法学院签订的协作机制,这样的交流活动,以后每年仍会继续下去…… (通讯员 苏益彧 李启宁)
·广西防城港市坚持宽严相济惩治走私犯罪
·防城港市检察机关以案说法开展举报宣传周
·防城港中院举办“妇女儿童权益”专题“公众开放日”活动
·防城港“三有六必”筑牢警民连心桥
·广西防城港节后第一天通报未结案
·广西防城港边防:民警在清点象牙
·广西防城港边防:民警在清点象牙
·广西防城港:6名基层卫生院院长收受近百万回扣被起诉
·广西防城港:举办侦查监督业务竞赛活动
·广西防城港中院帮瑶族山村小学建起图书室
·[视频]广西防城港:公安文化下基层 和谐警民共建谱新篇
·防城港侦破特大走私野生动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