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绵阳市经开区松桠镇党委政府组织全体镇村社干部180余人聆听法律知识专题讲座,集中充电推进“法律七进”和法治松垭建设。该镇特邀四川众城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太平、刘昕分别给全镇干部作了行政、涉农等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并结合近年来发生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职务犯罪等典型案例进行了以案释法,警示全镇干部筑牢廉政防线。
绵阳市司法行政系统按照市司法局党委安排部署,不断深化人民调解组织、队伍、机制建设,以四个“强化”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助推依法治市和法治绵阳、平安绵阳建设。
绵阳市司法行政系统强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全面落实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半月一次、乡镇(街道)司法所每月一次、县(市、区)司法局每季度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研判制度,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居民)家中等宣传法律法规、排查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早稳控。今年1月-6月,全市各类调解组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586件,预防矛盾纠纷激化2290件。
强化人民调解“五进”。各县市区在城镇小区、农村院落、车站(码头)、规模性市场(商场)、经济开发区(景区)建立了人民调解工作窗口4183个,对重点地区和涉稳涉民生的重大纠纷,落实领导干部“包县、包乡镇、包村(社区)、包案、包化解”工作责任制。上半年,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受理调解各类纠纷14682件,调解成功率96.32%。
强化小纠纷“随手调”。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大力推行简易矛盾纠纷“随手调”工作方式,各县市区司法局制发了“随手调”工作手册,保证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名调解员人手一册,对排查出和受理的小矛盾、小纠纷做好登记,及时就地就近调解,避免小纠纷酿成大祸患,增强了调解工作实效。今年上半年,全市通过“随手调”的方式调解各类纠纷2345件,确保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
强化“边界联调”。截至目前,全市90%以上的县市区、乡镇建立了区域之间的“边界联调”机制。2009年,市司法局与甘肃陇南市建立了边界人民调解联调机制,2013年又与广元市、阿坝茂县、德阳罗江等签订了边界联调协作协议,建立健全了化解跨地区纠纷的新机制,使涉及外出务工民工的劳务工资、工伤等民生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有效化解。(记者 马超)
·四川绵阳推进依法治市 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四川绵阳:出台法援案质量评估指标
·四川绵阳“法律顾问进万村”为民服务
·四川绵阳中院据医疗纠纷案特点试点医事法庭
·四川绵阳试点医事法庭
·四川绵阳:法律进寺庙宣传月启动
·四川绵阳:法律进寺庙宣传月启动
·四川绵阳:在全省率先设立法治宣传周
·四川绵阳:为155万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四川绵阳司法行政工作创新“法律进企业”
·四川绵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建设幸福新安县
·四川绵阳市“法律七进”扎实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