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冉冉
前日,派出所里轮到我值班。突然,电话响了,一起家庭纠纷的报警。
我与同事立即驱车来到现场,经了解,是顾老汉用木棒将儿媳家的玻璃砸碎。这事还得从10多年前说起,当年顾老汉对准儿媳就很不满意,儿子为了结婚和他分了家,在老汉家对面盖起了两层小楼。此后多年,老汉通过各种方式干扰儿子家的正常生活,用木棒砸玻璃成了他最惯用的手段。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我们责成顾老汉第二天把儿媳家的玻璃安装好,老汉当场答应。第二天上午,我给顾老汉家打电话,询问玻璃装好了没有。第一次,老汉说听不懂我说的普通话,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挂了;第二次,我用方言说,老汉说家里没梯子没法装,话音未落又挂了;第三次,老汉说街上装玻璃的没开门,又把我搪塞过去。再打,不接了。
在派出所工作那么长时间,我从来没有遇到这么棘手的调解对象。
第一次上门做工作,顾老汉很配合,端茶水递西瓜,还没等我开口老汉就将心中的苦水一股脑儿往外倒,说儿子儿媳对他如何不好、如何不孝。等他说完,我问,玻璃是不是你砸的?老汉点点头。我趁势给他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汉终于答应次日上午把儿子家的玻璃安好。
第三天下午,顾老汉的儿媳打电话来说他还没来装玻璃。出乎我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这毕竟是持续多年的家庭纠纷,即便调解功力再深厚,话说得再漂亮也不可能一下子拿下。
考虑到顾老汉已77岁高龄,又在和自己儿子闹矛盾,当晚,我和另外一名民警骑着摩托车再次来到村里,先给他的儿媳和邻居做了询问笔录,随后敲开了顾老汉家的门。大概看出来我们这次要“动真格”了,顾老汉可没给好脸色,把我们引到堂屋,说家里没电扇,蚊香也刚用完。虽然进门时我透过窗户看到里屋有电风扇,来到屋里也能闻到蚊香味,我们没说什么,坐下来便给顾老汉做起询问笔录。
搭档问,老汉回答,我记录。几个回合问下来,老汉坐不住了,用手噼里啪啦地打,“蚊子太多了!”老汉指着手里被打死的蚊子无奈地说。问到一半时,老汉实在撑不住了,说不用麻烦了,玻璃我明天就装。我紧接着问:“您确定吗?”顾老汉答:“确定!”我和搭档相视一笑,把材料补充完整,按完手印的顾老汉实在坐不住了,站起来就朝屋外走去。
临出门时,老汉问我们:“你们不怕蚊子吗?”我故作一脸严肃地回答:“大爷,蚊子不咬警察。”这话可把顾老汉给逗乐了,打着手电帮我们照亮回去的路。
在派出所,纠纷是民警最常见的警情。调解纠纷靠的不光是能力和水平,还要看态度,身近方能心近,只要你愿意“钻”到群众中认真去做,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