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4日,曾经发誓再也不回女子强戒所的陈某食言了。她站在强戒所的大门前,心中却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和幸福——因为吸毒,陈某进戒毒所戒毒3次,但今天她是作为一名戒毒典型被邀请回所作心路报告。
“像她这种多次复吸的戒毒人员也不少,在所内已戒治成功,但回归后无事可做,过不了多久又会沾毒,再次回到戒毒所。”湖北省女子强戒所所长毛静说,从收治第一例强戒人员到现在,该所针对女性戒毒人员的特点,遵循服务性执法、教育性管理、综合性矫治的理念,不断完善就业平台搭建机制、后续照管关怀机制、多位一体的联合帮教机制,以“家园文化 春笋精神”帮扶戒毒人员重塑自我。
“千里驰援大爱女所,一路相携至真亲人。”这面李某病愈后回所送上的锦旗至今挂在省女子强戒所的档案室,也见证了该所秉承“不离不弃,爱撒每个角落”的家园后续照管理念。
湖北省女子强戒所副所长龚珊秀至今对此记忆犹新:远在福建的李某因病住院,却缺乏足够的费用,她就给所里打了电话。接到求助电话后,所里就召开爱心救助大会,民警和戒毒人员纷纷解囊,两天后就在千里之外送去了捐款和问候。
据介绍,2012年年初,为远程帮助出所戒毒人员远离毒品,该所组建“春笋家园”,开通家园热线,成立“雨后彩虹”QQ群,设立“向日葵”爱心基金。2013年9月起,该所要求民警与戒毒人员在所结对,每周不定期交心谈话,期满后出所谈话,回家后每月电话帮教。据不完全统计,“包干到户”后,已有10名戒毒人员接受了“家园文化戒毒一条龙”服务。
同时,为帮助戒毒人员走出复吸怪圈,省女子强戒所尝试“所企合作”帮教模式,在推荐就业上实行“无缝对接”。近两年来,先后有100余名戒毒人员通过了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试和鉴定,并获得了初级证书。戒毒期满后,推荐就业岗位,场所、戒毒人员与合作厂家三方签订安置就业协议,戒毒人员出所后直接到厂方就业。目前已有近60名出所戒毒人员到签约厂家就业,并有部分在电子加工单位担任了技术骨干。
“改变,不仅是个体的改变,更是整个家庭的改变。”毛静说,2008年起,该所就把家庭治疗纳入戒毒工作体系。每年春节和开展大型活动时,所里特别邀请戒毒人员亲属参加,节假日还组织戒毒人员打亲情电话和写家信。
“原来我总是责怪孩子,认为她不听话,现在我知道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戒毒人员贾某的父亲说。
2013年年底,湖北省女子强戒所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上,提出“家园治疗”的理念,开始实施“春笋讲堂”。今年年初起,每月还邀请社会知名人士、高校教师、企业家来所授课。
副所长龚珊秀介绍说,该所下阶段还将扩大戒毒人员家庭学习教育的受众面,让家庭互助会与家长学校有机融合,把家庭互助会、家长辅导学苑也纳入综合戒治模式中。
湖北省女子强戒所这条“家园”回归路,温暖着戒毒人员曾经迷失的心,传递着爱的力量,不断演绎着“破蛹化蝶”的故事。本报记者蒋皓
·湖北未成年人强戒所自编戒毒话剧
·湖北女子监狱:百年女监年味比家浓
·青海女子强戒所举办第四届"场所开放日"活动
·甘肃司法厅调研组调研省女子强戒所工作
·上海女子强戒所建教研基地
·司法部副部长张彦珍到内蒙古女子强戒所调研
·司法部副部长张彦珍到内蒙古女子强戒所调研
·重庆南岸女子强戒所:电子巡更系统正式启用
·山西省女子强戒所表彰优秀学员
·江苏省女子强戒所连续10年执法零违纪
·江苏省女子劳教(强戒)所: 基层挖潜缓解警力不足
·阳光工程 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