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杭州上城:探索问题少年预防矫治“1+N”模式

2014-07-23 15:25: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杭州上城:探索“问题少年”预防矫治的“1+N”模式

驱散阴霾,又见阳光花季

资料图片

联手搭建保护网姚雯/漫画

7月19日下午4点半,浙江省杭州市气温高达35度,在该市上城区一家敬老院的厨房里,晓东正满头大汗地忙着。只见他膝盖一顶灶台上的按钮,炉火马上变旺了,翻锅、加料,俨然大厨风范。

据介绍,浙江省首家政府全额出资、民间组织托管的新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就设在这家敬老院,此举是上城区检察院“1十N”预防矫治“涉案少年”模式的内容之一。“1”,即检察机关;“N”,即社会相关力量。

晓东是该观护基地第一个观护对象,1个月前,他因涉嫌盗窃罪被上城区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六个月。

晓东进入观护基地后,敬老院了解到他对厨艺有特长和兴趣,安排他到厨房帮忙。在为期半年的考验期内,敬老院院长作为晓东的观护人,将随时观察、引导他;检察官将定期探访、联系晓东,了解其日常表现和思想动态;司法社工、志愿者等将共同对晓东进行教育感化。如果晓东在考验期内表现良好,检察院将对晓东作出不起诉决定,他的人生将不留下任何犯罪痕迹。

生动课堂虚拟表演影响真实人生

上城区是杭州市的中心老城区,辖区中小学校聚集,在校生人数多,同时该区商贸旅游业发达,餐饮、零售等服务业聚集了不少外来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时有发生,甚至还有暴力犯罪,令人痛心!我们要做的就是和全社会一起努力,做好相关预防和矫治工作。”上城区检察院检察长李森红说。

晓宏是某所职业中学学生,曾是一名让老师伤透脑筋的少年。除了不爱学习,他还时常欺负低年级的同学,甚至勾结校外青年在放学路上堵住同学,威胁恐吓、强拿硬要钱财。老师多次联系晓宏的家长,也无济于事。晓宏的班主任陈老师便联系了该校法制副校长、上城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任祎俊,请她出出主意。

听了陈老师的介绍,任祎俊除了对晓宏进行了多次家访外,还到晓宏所在班级,以寻衅滋事真实案例为蓝本,指导学生排演法庭抗辩情景剧。她有意安排晓宏扮演出庭公诉的检察官,邀请家长、老师和同学观看表演。演出不仅得到了观众的好评,还促使晓宏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渐渐地,老师发现晓宏越来越懂事了。

上城区检察院还与区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动,实现全区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初步形成了社会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协作机制。近5年来,该院利用学生寒暑假时间,开展“你我助力,雏鹰高飞”主题教育活动80余次,组织2万余名辖区常住未成年人走进法庭听审判、走进监狱接受警示教育、走进军营受熏陶。同时,该院还对辖区1000余名教师、家长开设“法制大讲堂”,为未成年人创造健康安全的校园、家庭环境。

此外,每年暑假,不少“小候鸟”到杭州与打工的父母团聚,借此机会,上城区检察院与辖区街道联手推出了“快乐小候鸟”法制夏令营。两年来,该院共组织250余名“小候鸟”开展排演法制小品、参观禁毒基地等20余项活动,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歧路矫正为迷途孩子指引回家路

今年初,上城区检察院拍摄的微电影《牵手》在全国检察机关微电影展播中获大奖,影片的素材来自该院办理的一起外来未成年人帮教案例。

云南少年小田在杭州一家烧饼铺打工,由于一时贪念,盗窃烧饼铺内现金1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无论是检察环节还是小田服刑阶段,该院未检科检察官始终坚持对小田进行帮教,消除其抵触情绪,积极改过自新。此外,检察官还多次与烧饼铺经营者沟通,帮助小田重新回到烧饼铺工作。在检察官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小田表现不错。

任祎俊心里有一本账,记着每个被帮教少年的过去和现在。他们中不少人回归人生正途,有的考上大学,有的成功就业。前几天回访中,她获悉了一个好消息,被该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涉案少年小徐,已顺利通过了考验期,该院对其作不起诉处理。目前,小徐已被一所大学录取。

任祎俊介绍,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上城区检察院逐渐形成了对涉案少年的“三大帮教工程”:一是“十个一”矫正措施。即每月、每案、每人“一堂法制课、一对一交谈、检察官一封信、一张家属探视通行证、一支亲情录音笔、一张特殊音乐碟、一名结对帮教人、一堂生存技能课、一堂心理辅导课、一份劳动合同。”近年来,已有150余名羁押未成年人接受了矫正项目;二是分类、分层次开展“法制德育教学、家访谈心、入监参观交流、公益劳动扶贫”四个面对面活动,帮助涉案未成年人缓解心理压力,重新树立人生信心。三是坚持每月针对涉案未成年人思想汇报回一封信,增强感化效果,每半年召集涉案未成年人及相关人员召开一次思想汇报和情况总结会,巩固帮教成果。

社会观护让阳光照射到每个角落

小董父母在杭州做环卫工,在老家念完小学后,小董不再读书,后来也到杭州打工,不久混迹社会。2006年,他盗窃电动车涉罪,上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对其实施帮教,可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和稳定的工作,加上周围不良朋友的影响,2007年、2008年小董又两次犯罪,直到最近已经成年的他又因诈骗被判刑。

“我跟他见面近20次,去过他家3趟。”谈起小董,办理其案子的任祎俊充满遗憾。从事未检工作6年的任祎俊认为,外来涉案未成年人帮教之难,难在他们缺少家庭管教和亲友的关爱,很容易与之前的不良朋友往来,重新犯罪。

“要使这些问题少年彻底得到矫治,必须为他们营造全新的生活环境,仅依靠检察官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的支持。”该院副检察长胡青说。小田的案子就是检察官多次与烧饼铺经营者沟通后,得到了其支持,为小田营造了一个相对有利的矫治环境。但是,由于缺乏硬性工作机制,像小田一样的涉案未成年人不一定都能遇到像烧饼铺经营者那样有社会责任心的人,这让矫治工作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

如何让阳光照射到未成年人成长的每个角落?上城区检察院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建议,推动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多方参与的帮教观护模式。据胡青介绍,去年以来,借助修改后刑诉法实施的东风,该院向区人大报送了《关于建立未成年人社会观护站的实施办法(试行)》。在人大推动下,检察机关的建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今年5月,上城区政法委牵头,在一家敬老院成立了“新起点未成年人观护基地”,晓东幸运地成为观护基地第一个观护对象。

“涉案未成年人能进观护基地,有严格的流程。要经区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及司法局综合筛选和评估,报经区委政法委审核同意后才能移送基地观护。”胡青说。以上城区检察院报送的《实施办法》为蓝本,上城区有关部门出台《未成年人观护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观护对象主要是上城辖区内触犯刑律,在本市无监护人(监管人)、无固定住所、无经济来源,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悔罪态度较好、没有造成较大社会危害或损失的外来涉案未成年人。基地职能主要是为孩子提供食宿,安排日常劳动和学习,对其监管教育,并酌情给予相应生活补助。

系统工程多方共同编织保护网

保护未成年人,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配合。上城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黄爱芳表示:“观护基地有利于营造关心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有利于推动品质上城、法治上城、平安上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把基地做好做精做强,建设成为具有时代特征、上城特色的新品牌。”

当过法院刑庭庭长和两个基层检察院检察长的李森红,一直在探索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举措。她始终认为,保护未成年人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司法机关只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检察机关要积极发挥职能,与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良性互动,“1十N”共同织就未成年人保护网。

2008年,上城区检察院成立未检科,本着“办一个案子救一个孩子”的信念,该院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帮教预防和与辖区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等案外延伸工作上。任祎俊笑称自己是联络员,与区司法、街道、公安、法院、教育、妇联、团委、关工委等各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是她重要工作之一,目的是更了解各方的需求和动向,也让各有关单位多了解未检工作,最终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合力。任祎俊介绍,5年来该院分别对78名涉案未成年人作出不捕、不诉决定,通过多方帮教,78人均表现良好,其中5人考上了大学、35人重回校园读书。

“上城区连续3年保持本区籍未成年人零犯罪,很不容易!检察院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上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敏评价道。(范跃红 张雯)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浙江海盐武原派出所为被骗群众追回31万元
·浙江洞头边防大队开展户口清理整顿工作
·浙江公安消防公开九项承诺 收慰问费等就地免职
·浙江公安消防向全社会公开九项承诺 收慰问费赞助费就地免职
·上海、浙江、山东等地调查“福喜”食品事件
·上海、浙江、山东等地调查“福喜”食品事件

·上海、浙江、山东等地调查“福喜”食品事件
·浙江温州鹿城:向医学专家“借大脑”助断案
·浙江温州首建新出入境法回访团
·浙江衢州:每月评估队伍状况 主动“体检”开问题清单
·浙江湖州中院微信打造“指尖上的阳光”
·浙江苍南法院院庭长带头推动全员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