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北京金钟监狱一干警捐骨髓救人

2014-07-23 10:09: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北京日报 

  上月末,26岁的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金钟监狱干警陈奇在解放军总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生命垂危的白血病患者。他成为中华骨髓库自成立以来的第4260位捐献者,在首都司法行政系统内尚属首例。 今年春节前,正在值班的陈奇接到北京红十字会的电话,“你在2011年报名当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现在有一名白血病患者和你初步配型成功,你还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陈奇想起来,自己三年前上大学时曾填下志愿捐献书。“行,没问题。”陈奇爽快地答应了红会。

  在经过一系列体检之后,陈奇的造血干细胞同患者分辨配型达到90%以上,非常适合捐献。6月20日,在红十字会的安排下,陈奇住进解放军总医院,成为中华骨髓库的第4260位捐献者。

  虽然捐献骨髓不影响健康,但难免受点“皮肉之苦”。医院采取注射“动员剂”的方法抽取造血干细胞。住院观察期间,陈奇一共挨了5针,每次打完针,腰酸背痛、身体发热、食欲下降……

  6月24日早上8时,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医生、护士的陪伴下,陈奇坐在了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分离机前。当两根毛衣针似的针管扎进了他的胳膊,鲜红的血液在透明胶管里汩汩流动时,原本忐忑的心反而平静了下来。四个多小时后,200余毫升、一万多个单位的造血干细胞被成功分离出来。

  当天下午,工作人员就带着造血干细胞飞往成都,一同飞去的还有陈奇的亲笔信:“祝你早日重获新生,希望你在身体恢复之后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当晚,陈奇的造血干细胞就移植到一名四川籍的女性患者体内。

  陈奇性格低调内敛,不事声张,捐献骨髓的事情一直到手术请假前,所有人都不知道。手术完成后,在医院只观察了两天,他便急匆匆地出院返回工作岗位。“我的父母至今还不知情,不过我相信如果告诉他们,他们也会支持我的。”

  “如果再一次配型成功,你还会捐献吗?”每当有人问他这个问题,沉默寡言的陈奇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定会。”(记者 袁京 通讯员 王建泉 赵宇)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