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州县人民法院的立案大厅里,设置有这样一间立案调解室,这间调解室的四面墙上悬挂着一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美字画,如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分左右逢源”、“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等,中间摆放着一张古香古色的圆木桌,周围放着木椅子,桌上摆放着几盆碧绿的水生植物,一些可爱的小鱼游走在水生植物之间。
在这样一间充满温馨气息的调解室里,法官每年都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使得出现裂痕的亲情得以弥合,遭到破坏的社会关系得以修复。就在这里,发生了太多感人肺腑的温馨故事……
反目夫妻破镜重圆
“老婆,没能让你幸福,我很难过,如果离开我会让你过得更好一些, 我愿意成全你。”“老公,我不离婚了,回去和你好好过日子。”今年4月7日上午,在龙州法院立案调解室里,一对年轻的夫妻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对夫妻男的叫阿辉,女的叫阿丽,3年前,两人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一见钟情,很快坠入爱河。两人虽然没有固定工作和固定收入,双方的家境也很一般,但这些客观条件依然无法阻挡两颗心的靠拢。结识几个月后,他们办理结婚登记后就住在一起,没有举办隆重的婚礼,也没有积蓄,没有新房,没有婚戒,就这样成了“裸婚”一族。
结婚之初,虽然住在家徒四壁的旧瓦房里,但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幸福。然而,儿子的出生,给原来清贫的家庭增添了新的负担。恰在此时,阿辉失业了,每天只能在家照顾孩子。一家三口的生活全靠阿丽打工挣钱糊口,生活捉襟见肘。没有了工作,阿辉脾气变得暴躁,经常无缘无故拿妻子出气,甚至有时还动手打妻子。渐渐地,阿丽对这种吵吵打打的生活感到厌倦。今年4月7日一大清早,阿丽怒气冲冲地带着阿辉来到龙州法院要求离婚。阿辉爽快地表示同意离婚,但两人对孩子的抚养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立案庭的禤培军法官受理此案后,将他们带进了立案调解室,为他们冲上一杯清新的茶水,和他们拉家常。禤法官问阿丽为什么要离婚,觉得阿辉哪里不好。阿丽说阿辉以前对她很好,但自从有了孩子后,脾气就变得暴躁,两人常常争吵,她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禤法官再问阿辉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阿辉说看见阿丽每天那么辛苦地挣钱养家,而他失业后整天呆在家里吃闲饭,觉得自己很窝囊,现在阿丽提出离婚,为了让阿丽过得更好,他同意离婚,但坚持孩子由自己抚养。
禤法官感觉这对夫妻仍深爱着对方,认为只要用心疏导,是可以和好的。于是,禤法官耐心细致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夫妻之间应该患难与共、互谅互让的道理。经过开导,双方终于将心结打开,重归于好,高高兴兴回了家。
翻脸老友冰释前嫌
今年5月9日,在龙州法院的立案调解室里出现感人的一幕,两个头发均已花白、因借款而产生纠纷的老朋友的手在立案法官廖洪达的调解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翻脸多年的老友终于冰释前嫌,再续友谊。
原告李某和被告农某是结交多年的老友,两人交情甚深。2012年9月,农某因承包建筑工程资金短缺,欲向好友李某借款以救急。朋友有困难,岂可袖手旁观?李某当即将8万多元钱借给农某,农某立下借条给李某作为凭据。后农某归还了2万元,尚欠6万多元本金及利息未还。之后李某多次向农某追偿,农某均以无钱为由拖欠不还。追讨几次都无功而返,李某渐渐对农某产生了怨气,认为农某不讲信用,多次对其出言不逊。农某较上了劲,干脆就这样拖着不还。李某遂将农某告上龙州县法院。
立案庭庭长廖洪达在立案后了解到两人曾经的关系后,觉得这个案子调解的空间较大,于是决定召集双方当事人到法院来做调解工作。廖法官将两人请进立案调解室,为两人冲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首先开一些与案件无关的玩笑,使他们消除对抗情绪。之后,廖法官从李某和农某曾经一起共过患难的经历说开去,讲人生在世友情的可贵,并向农某讲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同时也做李某的思想工作,希望他给农某一定的宽缓时间。回忆着两人的过去,听了廖法官的话语,最后两人都留下了眼泪,达成了还款协议,并表示今后仍然是好朋友。
对峙邻里和睦相处
今年年初的一天,龙州县上龙乡已经70岁高龄的何老汉将自家的耕牛赶到村边放牧。何老汉年老体衰,而耕牛力大健壮,何老汉被牛远远甩在后头。牛没有了主人的管束便肆无忌惮起来,跑到何老汉邻居李某某的甘蔗地里一阵乱踩。适逢李某某收工回来路过,见状怒火中烧,冲过去狠抽何老汉的牛。何老汉心疼牛,虽然理亏但毫不示弱,与李某某争执起来,双方恶语相向愈争愈烈,李某某年轻气盛,情急之下用手朝何老汉胸口一捶,何老汉一个趔趄跌倒在地,造成臀部软组织挫伤,治疗花去医药费900多元。事后,双方为赔偿事宜协商不下,几个月来两家因牛结怨。何老汉遂将李某某告上龙州县法院。
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即电话通知当事双方到法院立案调解室,立案法官从乡邻和睦关系的重要性对双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释之以法,让双方明白“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经过调解,李某某当即将全部赔偿款交到何老汉手中,两人握手言和。
今年以来,龙州法院立案调解室共成功调解了45起民事案件。一张笑脸相迎,一句暖心话相劝,一杯茶水相敬,在龙州法院这间充满温馨气息的立案调解室里,法官们就是秉承这样的服务态度,帮助当事人打开心结,驱散心中的“雾霾”。他们也因此赢得了当事人的信赖和尊敬。
(通讯员 王冬玲)